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1 概述
部分实验代码已经上传。另外最小系统板和SPI触摸屏均购买于某宝,总成本42元包邮。 1.1 最小系统板资源概述 开发板: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板 CUBEMX版本:1.3.0 MDK版本:5.27 主控芯片型号:STM32F103C8T6 LCD屏幕参数:3.2寸LCD,SPI口,带触摸功能。 最小系统板如下 SPI触摸屏如下 1.2 实现功能 购买的屏幕提供了驱动程序,但是没有C8T6的型号,需要进行移植,在最小系统板上实现触摸屏显示功能。 2 硬件介绍 2.1 最小系统板硬件介绍 最小系统板,除了一个PC13作为用户按键灯外全部GPIO口进行了引出,另外最小系统板不带EEPROM。无法移植屏幕触摸功能。 2.2 LCD屏原理图 LCD屏集成触摸检测,集成一个SD卡插座,这里我们都用不到。 2.3 连接关系 使用杜邦线进行连接,连接关系如下 [tr]LCD模块STM32单片机[/tr]
3.1 代码架构 在原程序的基础上,进行删减工作,程序架构如下。 3.2移植工作 1,删除hd.s文件增加md.s文件,,删除触摸相关部分代码,如IIC等。删除了touch相关的代码(最小系统板没有IIC,不支持)。 2,点击Keil的魔术棒,选择器件类型为STM32F103C8。 3,在全局宏定义define中,hd改为md。 4,修改GPIO口的定义 将购买SPI屏幕附赠的Demo程序里的GPIO口修改为实际单板的GPIO口。 3.3 SPI部分代码讲解 SPI2初始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SPI2是在APB1上,但是其使用的GPIO口是在APB2上,均需要使能其对应时钟。分频系数为2,时钟频率为36MHz/2=18MHz。使用SPI2的步骤为: 1,初始化SPI2的GPIO口; 2,初始化SPI2功能; 3,使能SPI2。 若需要将SPI2改到SPI1,在初始化这里,不仅需要改动GPIO口,还要注意SPI1在APB1上,另外最大时钟不能超过18MHz,因此分频系数需要改为4(72MHz/4)。在使用CUBEMX配置时,若分频系数设置错误,将会弹出错误警示框。 void SPI2_Init(void) { SPI_InitTypeDef SPI_InitStructur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配置SPI2管脚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FIO|RCC_APB2Periph_GPIOB, ENABL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3 | GPIO_Pin_15;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4;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U;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 //SPI2配置选项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SPI2 ,ENABLE); SPI_InitStructure.SPI_Direction = SPI_Direction_2Lines_FullDuplex; SPI_InitStructure.SPI_Mode = SPI_Mode_Master; SPI_InitStructure.SPI_DataSize = SPI_DataSize_8b; SPI_InitStructure.SPI_CPOL = SPI_CPOL_Low; SPI_InitStructure.SPI_CPHA = SPI_CPHA_1Edge; SPI_InitStructure.SPI_NSS = SPI_NSS_Soft; SPI_InitStructure.SPI_BaudRatePrescaler = SPI_BaudRatePrescaler_2; SPI_InitStructure.SPI_FirstBit = SPI_FirstBit_MSB; SPI_InitStructure.SPI_CRCPolynomial = 7; SPI_Init(SPI2, &SPI_InitStructure); //使能SPI2 SPI_Cmd(SPI2, ENABLE); } 4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同,实现了相关功能。64k的flash和20k的ram可以驱动显示屏,由于SPI速率的问题,刷新速度不如FSMC这种接口。 5 迁移到RBT6开发板 5.1 单板连接 后续做了一个20PIN转14PIN的转接板,将程序移植到了RBT6开发板上。这样就不需要繁杂的飞线,便于拆装,也不容易出现硬件故障。转接板的连接关系如下。 移植后的效果图如下 6 STM32F407的LCD程序的移植 后续将正点原子F407的LCD显示程序移植到了启明欣欣开发板,类似方法。这个屏幕时使用FSMC进行驱动,屏幕的主控芯片是9341,在移植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折腾了好久才搞定。 开发板LCD第2脚连接F407的A12,而正点原子定义的2脚连接到芯片的A6,这将导致读写数据指令时偏移地址的改变。在lcd.h文件中正点原子定义的偏移地址为0x7E,未改动时移植到启明开发板上LCD屏幕一直花屏。后来将偏移地址改为0x00001FFE后成功解决了此问题。 //使用NOR/SRAM的 Bank1.sector4,地址位HADDR[27,26]=11 A12作为数据命令区分线//注意设置时STM32内部会右移一位对齐! 这里是1FFE 0001 1111 1111 1110 #define LCD_BASE ((u32)(0x6C000000 | 0x00001FFE))#define LCD ((LCD_TypeDef *) LCD_BASE) 程序移植成功显示如下图,启明的开发板相对正点原子便宜非常多,但是例程很少,在解决LCD显示问题后,正点原子的大多数例程包括FreeRTOS等就可以愉快的进行移植修改玩耍了。正点原子的LCD.h文件兼容了很多他们家的屏幕,编译后比较臃肿,经过一番优化后,lcd.c源码减少了近千行,编译后的空间占用也减少了几十KB。 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这种程序的移植还是要对本身的原理比较清楚,否则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就容易发生失败,而且还找不到原因,比较打击自信心。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3278 浏览 9 评论
2955 浏览 16 评论
3455 浏览 1 评论
8987 浏览 16 评论
4050 浏览 18 评论
1102浏览 3评论
570浏览 2评论
const uint16_t Tab[10]={0}; const uint16_t *p; p = Tab;//报错是怎么回事?
568浏览 2评论
用NUC131单片机UART3作为打印口,但printf没有输出东西是什么原因?
2301浏览 2评论
NUC980DK61YC启动随机性出现Err-DDR是为什么?
1857浏览 2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1-22 07:21 , Processed in 1.102784 second(s), Total 81, Slave 61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