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我们将向大家介绍STM32F4的SPI功能。在本章中,我们将使用STM32F4自带的SPI来实现对外部FLASH(W25Q128)的读写,并将结果显示在TFTLCD模块上。本章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30.1 SPI 简介
30.2 硬件设计
30.3 软件设计
30.4 下载验证
30.1 SPI 简介
SPI 是英语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顾名思义就是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是Motorola首先在其MC68HCXX系列处理器上定义的。SPI接口主要应用在 EEPROM,FLASH,实时时钟,AD转换器,还有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数字信号解码器之间。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正是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现在越来越多的芯片集成了这种通信协议,STM32F4也有SPI接口。下面我们看看SPI的内部简明图(图30.1.1):
图30.1.1 SPI内部结构简明图
SPI接口一般使用4条线通信:
MISO 主设备数据输入,从设备数据输出。
MOSI 主设备数据输出,从设备数据输入。
SCLK时钟信号,由主设备产生。
CS从设备片选信号,由主设备控制。
从图中可以看出,主机和从机都有一个串行移位寄存器,主机通过向它的SPI串行寄存器写入一个字节来发起一次传输。寄存器通过MOSI信号线将字节传送给从机,从机也将自己的移位寄存器中的内容通过MISO信号线返回给主机。这样,两个移位寄存器中的内容就被交换。外设的写操作和读操作是同步完成的。如果只进行写操作,主机只需忽略接收到的字节;反之,若主机要读取从机的一个字节,就必须发送一个空字节来引发从机的传输。
SPI主要特点有:可以同时发出和接收串行数据;可以当作主机或从机工作;提供频率可编程时钟;发送结束中断标志;写冲突保护;总线竞争保护等。
SPI总线四种工作方式 SPI 模块为了和外设进行数据交换,根据外设工作要求,其输出串行同步时钟极性和相位可以进行配置,时钟极性(CPOL)对传输协议没有重大的影响。如果 CPOL=0,串行同步时钟的空闲状态为低电平;如果CPOL=1,串行同步时钟的空闲状态为高电平。时钟相位(CPHA)能够配置用于选择两种不同的传输协议之一进行数据传输。如果CPHA=0,在串行同步时钟的第一个跳变沿(上升或下降)数据被采样;如果CPHA=1,在串行同步时钟的第二个跳变沿(上升或下降)数据被采样。SPI主模块和与之通信的外设备时钟相位和极性应该一致。
不同时钟相位下的总线数据传输时序如图30.1.2所示:
图30.1.2 不同时钟相位下的总线传输时序(CPHA=0/1)
STM32F4的SPI功能很强大,SPI时钟最高可以到37.5Mhz,支持DMA,可以配置为SPI协议或者I2S协议(支持全双工I2S)。
本章,我们将使用STM32F4的SPI来读取外部SPI FLASH芯片(W25Q128),实现类似上节的功能。这里对SPI我们只简单介绍一下SPI的使用,STM32F4的SPI详细介绍请参考《STM32F4xx中文参考手册》第721页,27节。然后我们再介绍下SPI FLASH芯片。
这节,我们使用STM32F4的SPI1的主模式,下面就来看看SPI1部分的设置步骤吧。SPI相关的库函数和定义分布在文件stm32f4xx_spi.c以及头文件stm32f4xx_spi.h中。STM32的主模式配置步骤如下:
1)配置相关引脚的复用功能,使能SPI1时钟。
我们要用SPI1,第一步就要使能SPI1的时钟,SPI1的时钟通过APB2ENR的第12位来设置。其次要设置SPI1的相关引脚为复用(AF5)输出,这样才会连接到SPI1上。这里我们使用的是PB3、4、5这3个(SCK.、MISO、MOSI,CS使用软件管理方式),所以设置这三个为复用IO,复用功能为AF5。
使能SPI1时钟的方法为: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SPI1, ENABLE);//使能SPI1时钟
复用PB3,PB4,PB5为SPI1引脚的方法为:
GPIO_PinAFConfig(GPIOB,GPIO_PinSource3,GPIO_AF_SPI1); //PB3复用为 SPI1
GPIO_PinAFConfig(GPIOB,GPIO_PinSource4,GPIO_AF_SPI1); //PB4复用为 SPI1
GPIO_PinAFConfig(GPIOB,GPIO_PinSource5,GPIO_AF_SPI1); //PB5复用为 SPI1
同时我们要设置相应的引脚模式为复用功能模式: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复用功能
2)初始化SPI1,设置SPI1工作模式等。
这一步全部是通过SPI1_CR1来设置,我们设置SPI1为主机模式,设置数据格式为8位,然后通过CPOL和CPHA位来设置SCK时钟极性及采样方式。并设置SPI1的时钟频率(最大37.5Mhz),以及数据的格式(MSB在前还是LSB在前)。在库函数中初始化SPI的函数为:
void SPI_Init(SPI_TypeDef* SPIx, SPI_InitTypeDef* SPI_InitStruct);
跟其他外设初始化一样,第一个参数是SPI标号,这里我们是使用的SPI1。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参数结构体类型SPI_InitTypeDef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
uint16_t SPI_Direction;
uint16_t SPI_Mode;
uint16_t SPI_DataSize;
uint16_t SPI_CPOL;
uint16_t SPI_CPHA;
uint16_t SPI_NSS;
uint16_t SPI_BaudRatePrescaler;
uint16_t SPI_FirstBit;
uint16_t SPI_CRCPolynomial;
}SPI_InitTypeDef;
结构体成员变量比较多,接下来我们简单讲解一下:
第一个参数SPI_Direction是用来设置SPI的通信方式,可以选择为半双工,全双工,以及串行发和串行收方式,这里我们选择全双工模式SPI_Direction_2Lines_FullDuplex。
第二个参数SPI_Mode用来设置SPI的主从模式,这里我们设置为主机模式SPI_Mode_Master,当然有需要你也可以选择为从机模式SPI_Mode_Slave。
第三个参数SPI_DataSiz为8位还是16位帧格式选择项,这里我们是8位传输,选择SPI_DataSize_8b。
第四个参数SPI_CPOL用来设置时钟极性,我们设置串行同步时钟的空闲状态为高电平所以我们选择SPI_CPOL_High。
第五个参数SPI_CPHA用来设置时钟相位,也就是选择在串行同步时钟的第几个跳变沿(上升或下降)数据被采样,可以为第一个或者第二个条边沿采集,这里我们选择第二个跳变沿,所以选择SPI_CPHA_2Edge
第六个参数SPI_NSS设置NSS信号由硬件(NSS管脚)还是软件控制,这里我们通过软件控制NSS关键,而不是硬件自动控制,所以选择SPI_NSS_Soft。
第七个参数SPI_BaudRatePrescaler很关键,就是设置SPI波特率预分频值也就是决定SPI的时钟的参数,从2分频到256分频8个可选值,初始化的时候我们选择256分频值SPI_BaudRatePrescaler_256, 传输速度为84M/256=328.125KHz。
第八个参数SPI_FirstBit设置数据传输顺序是MSB位在前还是LSB位在前,,这里我们选择SPI_FirstBit_MSB高位在前。
第九个参数SPI_CRCPolynomial是用来设置CRC校验多项式,提高通信可靠性,大于1即可。
设置好上面9个参数,我们就可以初始化SPI外设了。初始化的范例格式为:
SPI_InitTypeDef SPI_InitStructure;
SPI_InitStructure.SPI_Direction = SPI_Direction_2Lines_FullDuplex; //双线双向全双工
SPI_InitStructure.SPI_Mode = SPI_Mode_Master; //主SPI
SPI_InitStructure.SPI_DataSize = SPI_DataSize_8b; // SPI发送接收8位帧结构
SPI_InitStructure.SPI_CPOL = SPI_CPOL_High;//串行同步时钟的空闲状态为高电平
SPI_InitStructure.SPI_CPHA = SPI_CPHA_2Edge;//第二个跳变沿数据被采样
SPI_InitStructure.SPI_NSS = SPI_NSS_Soft; //NSS信号由软件控制
SPI_InitStructure.SPI_BaudRatePrescaler = SPI_BaudRatePrescaler_256; //预分频256
SPI_InitStructure.SPI_FirstBit = SPI_FirstBit_MSB; //数据传输从MSB位开始
SPI_InitStructure.SPI_CRCPolynomial = 7; //CRC值计算的多项式
SPI_Init(SPI2, &SPI_InitStructure); //根据指定的参数初始化外设SPIx寄存器
3)使能SPI1。
这一步通过SPI1_CR1的bit6来设置,以启动SPI1,在启动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SPI通讯了。库函数使能SPI1的方法为:
SPI_Cmd(SPI1, ENABLE); //使能SPI1外设
4)SPI传输数据
通信接口当然需要有发送数据和接受数据的函数,固件库提供的发送数据函数原型为:
void SPI_I2S_SendData(SPI_TypeDef* SPIx, uint16_t Data);
这个函数很好理解,往SPIx数据寄存器写入数据 Data,从而实现发送。
固件库提供的接受数据函数原型为:
uint16_t SPI_I2S_ReceiveData(SPI_TypeDef* SPIx) ;
这个函数也不难理解,从SPIx数据寄存器读出接受到的数据。
5)查看SPI传输状态
在SPI传输过程中,我们经常要判断数据是否传输完成,发送区是否为空等等状态,这是通过函数SPI_I2S_GetFlagStatus实现的,这个函数很简单就不详细讲解,判断发送是否完成的方法是:
SPI_I2S_GetFlagStatus(SPI1, SPI_I2S_FLAG_RXNE);
SPI1的使用就介绍到这里,接下来介绍一下W25Q128。W25Q128是华邦公司推出的大容量SPI FLASH产品,W25Q128的容量为128Mb,该系列还有W25Q80/16/32/64等。ALIENTEK所选择的W25Q128容量为128Mb,也就是16M字节。
W25Q128将16M的容量分为256个块(Block),每个块大小为64K字节,每个块又分为16个扇区(Sector),每个扇区4K个字节。W25Q128的最小擦除单位为一个扇区,也就是每次必须擦除4K个字节。这样我们需要给W25Q128开辟一个至少4K的缓存区,这样对SRAM要求比较高,要求芯片必须有4K以上SRAM才能很好的操作。
W25Q128的擦写周期多达10W次,具有20年的数据保存期限,支持电压为2.7~3.6V,W25Q128支持标准的SPI,还支持双输出/四输出的SPI,最大SPI时钟可以到80Mhz(双输出时相当于160Mhz,四输出时相当于320M),更多的W25Q128的介绍,请参考W25Q128的DATASHEET。
30.2 硬件设计
本章实验功能简介:开机的时候先检测W25Q128是否存在,然后在主循环里面检测两个按键,其中1个按键(KEY1)用来执行写入W25Q128的操作,另外一个按键(KEY0)用来执行读出操作,在TFTLCD模块上显示相关信息。同时用DS0提示程序正在运行。
所要用到的硬件资源如下:
1) 指示灯DS0
2) KEY_UP和KEY1按键
3) TFTLCD模块
4) SPI
5) W25Q128
这里只介绍W25Q128与STM32F4的连接,板上的W25Q128是直接连在STM32F4的SPI1上的,连接关系如图30.2.1所示:
图30.2.1 STM32F4与W25Q128连接电路图
这里,我们的F_CS是连接在PB14上面的,另外要特别注意:W25Q128和NRF24L01共用SPI1,所以这两个器件在使用的时候,必须分时复用(通过片选控制)才行。
30.3 软件设计
打开我们光盘的SPI实验工程,可以看到我们加入了spi.c,flash.c文件以及头文件spi.h和flash.h,同时引入了库函数文件stm32f4xx_spi.c文件以及头文件stm32f4xx_spi.h。
打开spi.c文件,看到如下代码:
//以下是SPI模块的初始化代码,配置成主机模式
//SPI口初始化
//这里针是对SPI1的初始化
void SPI1_Init(void)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SPI_InitTypeDef SPI_InitStructure;
RCC_AHB1PeriphClockCmd(RCC_AHB1Periph_GPIOA, ENABLE);//使能GPIOA时钟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SPI1, ENABLE);// 使能SPI1时钟
//GPIOFB3,4,5初始化设置: 复用功能输出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3|GPIO_Pin_4|GPIO_Pin_5;//PB3~5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复用功能
GPIO_InitStructure.GPIO_OType = GPIO_OType_PP;//推挽输出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100MHz;//10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uPd = GPIO_PuPd_UP;//上拉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 初始化
//配置引脚复用映射
GPIO_PinAFConfig(GPIOB,GPIO_PinSource3,GPIO_AF_SPI1); //PB3复用为 SPI1
GPIO_PinAFConfig(GPIOB,GPIO_PinSource4,GPIO_AF_SPI1); //PB4复用为 SPI1
GPIO_PinAFConfig(GPIOB,GPIO_PinSource5,GPIO_AF_SPI1); //PB5复用为 SPI1
//这里只针对SPI口初始化
RCC_APB2PeriphResetCmd(RCC_APB2Periph_SPI1,ENABLE);//复位SPI1
RCC_APB2PeriphResetCmd(RCC_APB2Periph_SPI1,DISABLE);//停止复位SPI1
SPI_InitStructure.SPI_Direction = SPI_Direction_2Lines_FullDuplex; //设置SPI全双工
SPI_InitStructure.SPI_Mode = SPI_Mode_Master; //设置SPI工作模式:主SPI
SPI_InitStructure.SPI_DataSize = SPI_DataSize_8b; //设置SPI的数据大小: 8位帧结构
SPI_InitStructure.SPI_CPOL = SPI_CPOL_High;//串行同步时钟的空闲状态为高电平
SPI_InitStructure.SPI_CPHA = SPI_CPHA_2Edge; //数据捕获于第二个时钟沿
SPI_InitStructure.SPI_NSS = SPI_NSS_Soft; //NSS信号由硬件管理
SPI_InitStructure.SPI_BaudRatePrescaler = SPI_BaudRatePrescaler_256; //预分频256
SPI_InitStructure.SPI_FirstBit = SPI_FirstBit_MSB; //数据传输从MSB位开始
SPI_InitStructure.SPI_CRCPolynomial = 7; //CRC值计算的多项式
SPI_Init(SPI1, &SPI_InitStructure); //根据指定的参数初始化外设SPIx寄存器
SPI_Cmd(SPI1, ENABLE); //使能SPI1
SPI1_ReadWriteByte(0xff);//启动传输
}
//SPI1速度设置函数
//SPI速度=fAPB2/分频系数
//入口参数范围:@ref SPI_BaudRate_Prescaler
//SPI_BaudRatePrescaler_2~SPI_BaudRatePrescaler_256
//fAPB2时钟一般为84Mhz:
void SPI1_SetSpeed(u8 SPI_BaudRatePrescaler)
{
assert_param(IS_SPI_BAUDRATE_PRESCALER(SPI_BaudRatePrescaler));//判断有效性
SPI1->CR1&=0XFFC7;//位3-5清零,用来设置波特率
SPI1->CR1|=SPI_BaudRatePrescaler; //设置SPI1速度
SPI_Cmd(SPI1,ENABLE); //使能SPI1
}
//SPI1 读写一个字节
//TxData:要写入的字节
//返回值:读取到的字节
u8 SPI1_ReadWriteByte(u8 TxData)
{
while (SPI_I2S_GetFlagStatus(SPI1, SPI_I2S_FLAG_TXE) == RESET){}//等待发送区空
SPI_I2S_SendData(SPI1, TxData); //通过外设SPIx发送一个byte 数据
while (SPI_I2S_GetFlagStatus(SPI1, SPI_I2S_FLAG_RXNE) == RESET){} //等待接收完
return SPI_I2S_ReceiveData(SPI1); //返回通过SPIx最近接收的数据
}
此部分代码主要初始化SPI,这里我们选择的是SPI1,所以在SPI1_Init函数里面,其相关的操作都是针对SPI1的,其初始化步骤和我们上面介绍的一样。在初始化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使用SPI1了,这里特别注意,SPI初始化函数的最后有一个启动传输,这句话最大的作用就是维持MOSI为高电平,而且这句话也不是必须的,可以去掉。
在SPI1_Init函数里面,把SPI1的频率设置成了最低(84Mhz,256分频)。在外部函数里面,我们通过SPI1_SetSpeed来设置SPI1的速度,而我们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则是通过SPI1_ReadWriteByte函数来实现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w25qxx.c文件内容。由于篇幅所限,详细代码,这里就不贴出了。我们仅介绍几个重要的函数,首先是W25QXX_Read函数,该函数用于从W25Q128的指定地址读出指定长度的数据。其代码如下:
//读取SPI FLASH
//在指定地址开始读取指定长度的数据
//pBuffer:数据存储区
//ReadAddr:开始读取的地址(24bit)
//NumByteToRead:要读取的字节数(最大65535)
void W25QXX_Read(u8* pBuffer,u32 ReadAddr,u16 NumByteToRead)
{
u16 i;
W25QXX_CS=0; //使能器件
SPI1_ReadWriteByte(W25X_ReadData); //发送读取命令
SPI1_ReadWriteByte((u8)((ReadAddr)>>16)); //发送24bit地址
SPI1_ReadWriteByte((u8)((ReadAddr)>>8));
SPI1_ReadWriteByte((u8)ReadAddr);
for(i=0;i
{
pBuffer=SPI1_ReadWriteByte(0XFF); //循环读数
}
W25QXX_CS=1;
}
由于W25Q128支持以任意地址(但是不能超过W25Q128的地址范围)开始读取数据,所以,这个代码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在发送24位地址之后,程序就可以开始循环读数据了,其地址会自动增加的,不过要注意,不能读的数据超过了W25Q128的地址范围哦!否则读出来的数据,就不是你想要的数据了。
有读的函数,当然就有写的函数了,接下来,我们介绍W25QXX_Write这个函数,该函数的作用与W25QXX_Flash_Read的作用类似,不过是用来写数据到W25Q128里面的,代码如下:
//写SPI FLASH
//在指定地址开始写入指定长度的数据
//该函数带擦除操作!
//pBuffer:数据存储区 WriteAddr:开始写入的地址(24bit)
//NumByteToWrite:要写入的字节数(最大65535)
u8 W25QXX_BUFFER[4096];
void W25QXX_Write(u8* pBuffer,u32 WriteAddr,u16 NumByteToWrite)
{
u32 secpos;
u16 secoff; u16 secremain; u16 i;
u8 * W25QXX_BUF;
W25QXX_BUF=W25QXX_BUFFER;
secpos=WriteAddr/4096;//扇区地址
secoff=WriteAddr%4096;//在扇区内的偏移
secremain=4096-secoff;//扇区剩余空间大小
//printf("ad:%X,nb:%Xrn",WriteAddr,NumByteToWrite);//测试用
if(NumByteToWrite<=secremain)secremain=NumByteToWrite;//不大于4096个字节
while(1)
{
W25QXX_Read(W25QXX_BUF,secpos*4096,4096);//读出整个扇区的内容
for(i=0;i
{
if(W25QXX_BUF[secoff+i]!=0XFF)break;//需要擦除
}
if(i
{
W25QXX_Erase_Sector(secpos);//擦除这个扇区
for(i=0;i
{
W25QXX_BUF[i+secoff]=pBuffer;
}
W25QXX_Write_NoCheck(W25QXX_BUF,secpos*4096,4096);//写入整个扇区
}else W25QXX_Write_NoCheck(pBuffer,WriteAddr,secremain);//已擦除的,直接写
if(NumByteToWrite==secremain)break;//写入结束了
else//写入未结束
{
secpos++; //扇区地址增1
secoff=0; //偏移位置为0
pBuffer+=secremain; //指针偏移
WriteAddr+=secremain; //写地址偏移
NumByteToWrite-=secremain; //字节数递减
if(NumByteToWrite>4096)secremain=4096; //下一个扇区还是写不完
else secremain=NumByteToWrite; //下一个扇区可以写完了
}
};
}
该函数可以在W25Q128的任意地址开始写入任意长度(必须不超过W25Q128的容量)的数据。我们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思路:先获得首地址(WriteAddr)所在的扇区,并计算在扇区内的偏移,然后判断要写入的数据长度是否超过本扇区所剩下的长度,如果不超过,再先看看是否要擦除,如果不要,则直接写入数据即可,如果要则读出整个扇区,在偏移处开始写入指定长度的数据,然后擦除这个扇区,再一次性写入。当所需要写入的数据长度超过一个扇区的长度的时候,我们先按照前面的步骤把扇区剩余部分写完,再在新扇区内执行同样的操作,如此循环,直到写入结束。这里我们还定义了一个W25QXX_BUFFER的全局变量,用于擦除时缓存扇区内的数据。
其他的代码就比较简单了,我们这里不介绍了。对于头文件w25qxx.h,这里面就定义了一些与W25Q128操作相关的命令和函数(部分省略了),这些命令在W25Q128的数据手册上都有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该数据手册。
最后,我们看看main函数,代码如下:
//要写入到W25Q128的字符串数组
const u8 TEXT_Buffer[]={"Explorer STM32F4 SPI TEST"};
#define SIZE sizeof(TEXT_Buffer)
int main(void)
{
u8 key, datatemp[SIZE];
u16 i=0;
u32 FLASH_SIZE;
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2);//设置系统中断优先级分组2
delay_init(168); //初始化延时函数
uart_init(115200); //初始化串口波特率为115200
LED_Init(); //初始化LED
LCD_Init(); //LCD初始化
KEY_Init(); //按键初始化
W25QXX_Init(); //W25QXX初始化
POINT_COLOR=RED;
LCD_ShowString(30,50,200,16,16,"Explorer STM32F4");
LCD_ShowString(30,70,200,16,16,"SPI TEST");
LCD_ShowString(30,90,200,16,16,"ATOM@ALIENTEK");
LCD_ShowString(30,110,200,16,16,"2014/5/7");
LCD_ShowString(30,130,200,16,16,"KEY1:Write KEY0:Read"); //显示提示信息 while(W25QXX_ReadID()!=W25Q128) //检测不到W25Q128
{
LCD_ShowString(30,150,200,16,16,"W25Q128 Check Failed!");
delay_ms(500);
LCD_ShowString(30,150,200,16,16,"Please Check! ");
delay_ms(500);
LED0=!LED0; //DS0闪烁
}
LCD_ShowString(30,150,200,16,16,"W25Q128 Ready!");
FLASH_SIZE=128*1024*1024; //FLASH 大小为2M字节
POINT_COLOR=BLUE; //设置字体为蓝色
while(1)
{
key=KEY_Scan(0);
if(key==KEY1_PRES)//KEY1按下,写入W25Q128
{
LCD_Fill(0,170,239,319,WHITE);//清除半屏
LCD_ShowString(30,170,200,16,16,"Start Write W25Q128....");
W25QXX_Write((u8*)TEXT_Buffer,FLASH_SIZE-100,SIZE);
//从倒数第100个地址处开始,写入SIZE长度的数据
LCD_ShowString(30,170,200,16,16,"W25Q128 Write Finished!");//提示完成
}
if(key==KEY0_PRES)//KEY0按下,读取字符串并显示
{
LCD_ShowString(30,170,200,16,16,"Start Read W25Q128.... ");
W25QXX_Read(datatemp,FLASH_SIZE-100,SIZE);
//从倒数第100个地址处开始,读出SIZE个字节
LCD_ShowString(30,170,200,16,16,"The Data Readed Is: "); //提示传送完成
LCD_ShowString(30,190,200,16,16,datatemp); //显示读到的字符串
}
i++;
delay_ms(10);
if(i==20)
{
LED0=!LED0;//提示系统正在运行
i=0;
}
}
}
这部分代码和IIC实验那部分代码大同小异,我们就不多说了,实现的功能就和IIC差不多,不过此次写入和读出的是SPI FLASH,而不是EEPROM。
30.4 下载验证
在代码编译成功之后,我们通过下载代码到ALIENTEK探索者STM32F4开发板上,通过先按KEY1按键写入数据,然后按KEY0读取数据,得到如图30.4.1所示:
图30.4.1 SPI实验程序运行效果图
伴随DS0的不停闪烁,提示程序在运行。程序在开机的时候会检测W25Q128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会在TFTLCD模块上显示错误信息,同时DS0慢闪。大家可以通过跳线帽把PB4和PB5短接就可以看到报错了。
实验详细手册和源码下载地址:http://www.openedv.com/posts/list/41586.htm
正点原子探索者STM32F407开发板购买地址: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41855882779
|
|
|
2021-12-17 14:04:25
评论
举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