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1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组成
1.1 系统的软件组成 嵌入式的软件系统主要由Bootloader、操作系统、文件系统、应用程序等组成。其中,Bootloader是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其作用就好像PC机中的BIOS。系统加电运行后,由系统自动加载。通过这段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环境。对于一个嵌入式系统,通常BootLoader是依赖于硬件而实现的。对于不同类型的嵌入式芯片、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外围接口都需要重新移植、修改和编译Bootloader。 |
|
|
|
1.2 U-Boot分析
嵌入式Linux系统中常用的Bootloader引导程序有U-Boot,redboot,blob和vivi等,其中U-Boot遵循GPL条款的开放源码项目,功能最为强大;U-Boot对PowerPC系列处理器支持最丰富,同时还支持MIPS,x86,ARM,Nios,XScale等诸多常用系列的处理器;U-Boot引导程序分为Stage 1和Stage 2两大部分,Stage 1中主要包括设备初始化、中断设置、时钟设置和存储器初始化等工作,并且采用汇编语言实现,而一些通用功能大多采用C语言实现,放在Stage 2中。 |
|
|
|
2 U-Boot的启动分析
Stage 1的代码在CPU/arm920t/start.s中定义,它包括从系统上电后在0x00000000地址开始执行的部分。这部分代码系统启动后,从NAND FLASH自动加载到SDRAM中,它包括对S3C2410A中寄存器的初始化和将U-Boot的Stage 2代码从FLASH拷贝到SDRAM。Stage 2的起始地址是在Stage1代码中指定的。被复制到SDRAM后,就从第一阶段跳到这个入口地址,开始执行剩余部分代码。第二阶段主要是对内存的分配,对NAND FLASH以及对外围设备的初始化,其代码在lib-arm/board.C中。启动的流程分析如图1所示。 (1)跳转到C语言程序之后,首先定义初始化函数表,程序在lib-arm/board.e中,如下所示: (2)初始化FLASH设备和显示FLASH设备信息; (3)初始化系统内存分配函数; (4)如果目标系统拥有NAND设备,则初始化NAND设备; (5)初始化显示设备; (6)初始化网络设备,填写IP地址、MAC地址等信息; (7)开启中断处理; (8)进入命令循环,接收用户从串口的命令输入。 |
|
|
|
3 U-Boot的移植方法
本文选用交叉编译环境arm-linux-gcc-2.95.3,选用U-Boot-1.1.4版本作为移植平台。为了使U-Boot支持新的开发板,一种简便的做法是在U-Boot已经支持的开发板中选择一种与目标板接近的,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改。这里选用的是smdk2410的配置。 3.1 修改cpu/arm920t/start.S文件 Start.s是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的U-Boot程序入口代码,完成对底层硬件的初始化,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从NAND FLASH中把Stage 2阶段的代码复制到SDRAM中。在此阶段,涉及到对NANDFLASH的读操作,在U-Boot中,没有对NANDFLASH读操作的驱动,采用以下方法实现: 通过调用board/smdk2410/nand_read.C中的nand_read_11函数将Stage 2阶段的代码复制到ram中。 3.2 修改board/smdk2410目录下文件 (1)增加对NANDFLASH的读驱动nand_read.c (2)在smdk2410.C文件中添加对NANDFLASH初始化的程序 在此主要是对主板的GPIO的一些设置,并加上对NANDFLASH初始化程序。 (3)在该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中添加nand_read.C文件的编译 OBJS:=smdk24 10.o FLASH.o nand_read.o 3.3 在include文件中设置NAND FLASH硬件参数 在/linux/mtd/nand_ids.h中设置参数: 3.4 编译与运行 配置好以后,进入U-Boot主目录,重新编译U-Boot代码,运行命令: (1)查看交叉编译器的版本号 arm-linux-gcc-v (2)清除生成的连接 Make distclean (3)编译make smdk2410_config (4)make CROSS-COMPILE=arm-linux-编译成功后,将生成三个文件: u-boot:ELF格式的文件,可以被大多数Debug程序识别。 u-boot.bin:二进制bin文件,纯碎的U-Boot二进制执行代码,不保存ELF格式和调试信息。这个文件用于烧到用户的开发板中。 u-boot.srec:Motorola S-Record格式,可以通过串口下载到开发板中。 将得到的u-boot.bin文件借助于FLASH芯片烧写工具,通过JTAG口下载到目标板后,检查U-Boot能否正常工作。如果能从串口输出正确的启动信息,就表明移植基本成功。 |
|
|
|
4 结 语
目前笔者移植的U-Boot已经能稳定地运行在开发板上。U-Boot引导程序是嵌入式Linux系统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通过分析U-Boot的代码结构和启动过程,并针对开发板系统的硬件资源,通过分析与调试,实现了U-Boot的移植,并且能够引导嵌入式Linux内核和文件系统,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798 浏览 0 评论
1154 浏览 1 评论
2531 浏览 5 评论
2863 浏览 9 评论
移植了freeRTOS到STMf103之后显示没有定义的原因?
2713 浏览 6 评论
keil5中manage run-time environment怎么是灰色,不可以操作吗?
1086浏览 3评论
195浏览 2评论
461浏览 2评论
374浏览 2评论
M0518 PWM的电压输出只有2V左右,没有3.3V是怎么回事?
455浏览 1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2-24 02:32 , Processed in 1.229270 second(s), Total 88, Slave 69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