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本帖最后由 蓝天的云朵7 于 2016-8-31 09:50 编辑 【P2P物联网试用体验】+ 玩转开发板硬件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想详细分析一下开发板的硬件电路图,只有熟悉系统的硬件电路后,才能在后续开发中遇到问题时,深入分析并排除问题。 一、 P2P模块板ZLSN2003BV2 硬件分析 P2P模块板采用ZLAN1003单芯片方案,所以周边外设较少:三端稳压电源芯片、网络变压器芯片和单芯片的晶振电路及一些电阻电容。图1是官方给的类似基于ZLAN1003单芯片的P2P模块的参考电路图:(官方未提供本模块的说明书,但是类似模块都是单芯片方案的,所以相似度很高,可以用来参考,但是具体的还需要自己验证自己的板子,可能有些不匹配) 图1 ZLAN1003芯片的外围电路 首先介绍一下核心芯片ZLAN1003,这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单芯片串口转 TCP/IP 芯片,内部集成了 10/100M 快速以太网 MAC 和 PHY 接口、 UART 串口以及串口转 TCP/IP 所需的软件功能,可以无需任何驱动即可实现 UART 转 TCP/IP 数据传输。芯片上电之后,用户MCU无需对芯片进行参数配置,芯片内部已经集成了通过以太网搜索、配置参数的协议,只需通过ZLVircom 工具软件即可便捷进行P2P模块的搜索、管理、参数配置。即芯片焊接好即可搜索、配置,无需任何的单片机进行初始化。芯片作为 TCP 客户端时, ZLAN1003 会自动去建立 TCP 连接;作为 TCP 服务器时,自动接受连接,无需任何用户 MCU 的干预。用户MCU只需要做的就是等待 ZLAN1003 初始化完毕后进行串口(UART)数据的收发即可。 ZLAN1003特点: - 内部集成全功能的串口转TCP/IP软件,无需复杂编程,使用简便。 - 内部集成 10M/100M 的快速以太网的 MAC 和 PHY 接口。 - 支持自动协商(Auto Negotiation Full-duplex&half duplex)。 - 支持自动交叉线检测( MDI/MDIX) - 支持TCP服务器、TCP客户端、UDP、UDP组播工作模式。 - 作为 TCP 服务器时支持和 100 个客户端同时通信。 - 作为 TCP 客户端时,可以同时连接 8 个目的 IP 和端口。 - 3.3V 工作电压, 5V I/O 信号承受度。 - 波特率支持 1200~115200,支持硬件流控和软件流控。 - 80 脚 LQFP 封装。 - 无铅( Lead free)封装。 - 丰富的指示灯: TCP 连接建立指示灯、网线连接指示、数据通信指示。 图2 ZLAN1003功能方框图 从方框图清晰地看到,ZLAN1003和用户的接口只需要 2 根线的串口线即可;网络端接口通过网络变压器连接 RJ45。 图3 芯片Pin图 芯片管脚图详细介绍,请见芯片文档介绍,这里结合图1大致介绍相关部分。 图4 电路图分析1 这款芯片有两个电源输入,分别是3.3V和1.8V。其中3.3V供电由底板提供。1.8V供电有2种供电方式,内部稳压器产生:ZLAN1003 内部自带有稳压电路,在 VCC33VI 引脚输入 VCC3.3V,则在 VCCI8O 就产生一个 1.8V 的电源输出。然后将 VCC18O 和其它 VCC18 引脚连接为芯片供电。图4中焊接 R18INNER 电阻,不焊R18OUTER 电阻,则使用内部稳压器产生方式。外部供电:禁用内部的稳压电路,所有的VCC18通过图1最下端的一个排针引脚引入 V1.8V 电源,板子通过一个 LM1117-1.8 稳压芯片将VCC3.3V转化为 1.8V,然后供给ZLAN1003 使用。图4中焊接R18OUTER电阻,不焊R18INNER 电阻。后一种方式会大大降低 ZLAN1003 的发热,所以板子实际采用这种方式。 RX+、RX-、TX+、TX-:以太网差分接收发送管脚,连接相应网络变压器管脚。 RXD、TXD:3.3V的TTL电平,串口输入输出引脚,可直接与MCU串口连接。注意RXD接用户MCU的TXD, TXD接用户MCU的RXD,通过插针和底板MCU连接。 RTS、CTS、CTS2是串口流控功能管脚,这里开发没有用到,不做介绍。 XTL-,XTL+:外接25MHz无源晶振模块。 RSET_BG:官方文档给出的介绍是通过1%精度的12.1K电阻接AGND。 图5 电路分析2 图5左上角是芯片的上电复位电路,右边PR1、PR2是两个10K的排阻,用来上拉或者下拉芯片的相应管脚。右下角两个电阻是用来配置芯片运行速度的。P2P模块的PCB板子上可以通过只焊电阻RSL或RSH来选择芯片工作的速率:通过10K上拉到VCC33时,配置为高速状态。通过10K下拉到GND时,配置为低速状态。低速状态电流为140mA,高速状态为210mA。低速状态支持最高波特率为57600bps,高速为115200bps。出厂默认选择的是高速。最底下的是模块的两排插针接口,这个有所区别,我们的板子两排插针的插针数是不同的!! P2P模块上还有一个网络变压器模块,具体电路图没有给出,就不贴了,网络变压器芯片用的是PPT公司的PSF-16310。 二、 底板电路原理图分析 1. MCU介绍 STC12LE5A60S2 特性: 增强型 8051 CPU,1T,单时钟/机器周期,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 工作电压: 3.6V -2.2V(3V单片机) 工作频率范围:0~35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 0~420MHz 用户应用程序空间:60K字节(FLASH) 片上集成1280字节RAM 通用I/O口(36/40/44个),复位后为:准双向口/弱上拉可设置成四种模式:准双向口/弱上拉,强推挽/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开漏每个I/O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20mA,但整个芯片最大不要超过120mA 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可通过串口(P3.0/P3.1)直接下载程序 有EEPROM功能(STC12C5A62S2/AD/PWM无内部EEPROM) 看门狗 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外部晶体12M以下时,复位脚可直接1K电阻到地) 外部掉电检测电路:在P4.6口有一个低压门槛比较器5V单片机为1.33V,误差为±5%,3.3V单片机为1.31V,为±3% 时钟源:外部高精度晶体/时钟,内部R/C振荡器(温漂为±5% 到±10% 以内) 用户在下载用户程序时,可选择使用内部R/C还是外部晶体/时钟常温下内部R/C频率为:5.0V为:11MHz~17MHz 3.3V为:8MHz~12MHz 共4个16位定时器 两个与传统8051兼容的定时器/计数器,16位定时器T0和T1,没有定时器2,但有独立波特率发生器做串行通讯的波特率发生器,再加上2路PCA模块可再实现2个16位定时器 3个时钟输出口,可由T0的溢出在P3.4/T0输出时钟,可由T1的溢出在P3.5/T1输出时钟,独 立波特率发生器可以在P1.0口输出时钟 外部中断I/O口7路,传统的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中断,并新增支持上升沿中断的PCA模块,PowerDown模式可由外部中断唤醒,INT0/P3.2,INT1/P3.3,T0/P3.4, T1/P3.5, RxD/P3.0,CCP0/P1.3,CCP1/P1.4 PWM(2路)/ PCA(可编程计数器阵列,2路) --- 也可用来当2路D/A使用 --- 也可用来再实现2个定时器 A/D转换, 10位精度ADC,共8路,转换速度可达250K/S(每秒钟25万次) 通用全双工异步串行口(UART),由于STC12系列是高速的8051,也可再用定时器软件实现多串口,STC12C5A60S2系列有双串口,后缀有S2标志的才有双串口,RxD2/P1.2(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P4.2),TxD2/P1.3(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P4.3) 工作温度范围:-40 ~ +85℃(工业级) / 0 ~ 75℃(商业级) 封装:LQFP-48,LQFP-44, PDIP-40, PLCC-44, QFN-40 2. 底板电路图 卓岚官方提供了底板的原理图,接下来截图分析。 图6 MCU最小系统图 左上角是MCU无源晶振部分,注意晶振频率是22.1184MHz,后面定时器或者波特率设置计算时,需要该参数。左下角是上电复位电路。注意右边和外设对应的IO。 图更正:底板上没有MCU的复位按键,只有P2P模块板的复位按键。 图7 系统电源模块 底板电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DC-DC降压模块将输入电压降压到3.3V给底板和P2P模块供电,另一部分使用三端稳压芯片将输入电压降压到5V给底板继电器模块供电。 图8 继电器模块和外拓IO口 底板使用的5V继电器支持强电的功率为交流电(AC)10A 250V 或 10A 125V 直流电(DC)10A 30V 或 10A 28V ,使用时,强电功率最好保留一定的余额。 图9 底板RS232接口 该RS232接口支持流控功能。 图10 Key LED 温度传感器接口 图11 模拟采样输入 P10管脚的特殊功能为MCU内部ADC的0管脚。 图12 P2P模块的插针接口和P2P模块外设 图13 网络接口 虽然官方文档说,因为P2P无线模块已经集成了网络变压器(PPT公司 PSF-16310)模块,所以不需要红框内网络变压器(PM44-11BP)电路。但是原理图上并没有短接电路,实际电路板子也焊接了该变压器模块,并且P2P模块板子上也焊有网络变压器PS-16310。所以这里存疑是不是串了两个变压器模块。 图14 两种网络变压器封装图 图15 两种变压器内部结构图 底板电路图到此分析结束。 三、程序烧写 分析完电路后,现在分析一下系统如何烧写程序,P2P模块可以用卓岚官方提供的软件更新固件,固件从卓岚官方获取,如下图16所示。 图16 升级P2P模块固件 这里我们并不关心和操作,以下主要介绍的是底板程序开发时,如果将编译好的程序烧写进MCU 51单片机中。 STC12C5A60S2系列单片机具有在系统可编程(ISP)特性,ISP的好处是:省去购买通用编程器,单片机在用户系统上即可下载/烧录用户程序, 而无须将单片机从已生产好的产品上拆下,再用通用编程器将程序代码烧录进单片机内部。STC12系列单片机内部固化有ISP系统引导固件,配合PC端的控制程序即可将用户的程序代码下载进单片机内部,故无须编程器(速度比通用编程器快,几秒一片)。 登陆www.STCMCU.com 网站,下载STC提供的ISP下载工具(STC-ISP.exe软件),用于将生成的机器代码烧录入单片机。 下载程序步骤: Step1/步骤1:选择你所使用的单片机型号,我们这里选择“STC12C5A60S2系列”目录下的“STC12LE5A60S2”。 Step2/步骤2:打开文件,要烧录的用户程序,必须调入用户的程序代码(*.bin, *.hex)。 Step3/步骤3:选择串行口,你所使用的电脑串口,如串行口1--COM1,串行口2--COM2,等。有些新式笔记本电脑没有RS-232串行口,可买一条USB-RS232转接器,人民币50元左右(选择好一点的,否则可能无法正常下载)。 有些USB-RS232转接器,不能兼容,可让STC帮你购买经过测试的转换器。 Step4/步骤4:选择下次冷启动后,时钟源为“内部R/C振荡器”还是“外部晶体或时钟”(STC12系列单片机只有内部R/C振荡时钟)。 Step5/步骤5:选择“Download/下载”按钮下载用户的程序进单片机内部,可重复执行。 Step5/步骤5, 也可选择“ Re-Download/重复下载”按钮。 下载时注意看提示,主要看是否要给单片机上电或复位, 下载速度比一般通用编程器快。 一定要先选择“Download/下载”按钮,然后再给单片机上电复位(先要彻底断电), 而不要先上电,否则检测不到合法的下载命令流,单片机就直接跑用户程序了,这时,下载软件显示区停留在”正在检测目标单片机…”,其他原因也会造成该显示,请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排查。 关于硬件连接: (1) MCU/单片机 RXD(P3.0) --- RS-232转换器--- PC/电脑 TXD(COM Port Pin3) (2) MCU/单片机 TXD(P3.1) --- RS-232转换器--- PC/电脑 RXD(COM Port Pin2) (3) MCU/单片机 GND -----------------------------------PC/电脑 GND(COM Port Pin5) (4) 如果您的系统P3.0/P3.1连接到RS-485电路,推荐 在选项里选择“下次冷启动需要P1.0/P1.1 = 0,0才可以下载用户程序”,这样冷启动后如 P1.0, P1.1不同时为0,单片机直接运行用户程序,免得由于RS-485总线上的乱码造成单片机反复判断乱码是否为合法,浪费几百mS的时间,其实如果你的系统本身P3.0,P3.1就是做串口使用,也建议选择P1.0/P1.1 = 0/0才可下载用户程序,以便下次冷启动直接运行用户程序。 (5) RS-232转换器可选用MAX232/SP232(4.5-5.5V),MAX3232/SP3232(3V-5.5V)。 打开烧录软件,如图设置选项,将底板P1.0、P1.1管脚接地,拔掉电源插头后,点击“下载/编程”,显示区停留在“正在检测目标单片机”,然后再上电,可以看见程序正常下载,如果下载出现问题,请重新确认一下以上几点是否正确,具体问题可以借鉴网上类似情况的排查和解决,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图17 烧录器设置界面 这篇到此结束,期待继续关注下一篇。 附件区: 1.参考文档:
STC12C5A60S2-cn.pdf
(4.26 MB, 下载次数: 8
)
ZLAN1003.pdf
(404.07 KB, 下载次数: 16
)
ZLSN2003.pdf
(371.43 KB, 下载次数: 7
)
9303C_V1.pdf
(125.79 KB, 下载次数: 6
)
9303CV2 silkprint.pdf
(37.69 KB, 下载次数: 6
)
硬件.zip
(1.23 MB, 下载次数: 23
)
2.相应软件: STC烧录软件:
stc-isp6.85F.rar
(3.47 MB, 下载次数: 4
)
|
|
相关推荐
3 个讨论
|
|
很不错的分享,顶一个!
|
|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903 浏览 0 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四、KV260 视觉入门套件和固件更新
1480 浏览 0 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Vitis AI Library体验之OCR识别
1123 浏览 0 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Vitis AI 通过迁移学习训练自定义模型
1492 浏览 0 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KV260系列之Petalinux镜像+Resnet 50探索
1148 浏览 0 评论
【AMD KV260视觉入门开发套件试用】4、简单几步体验ubuntu 20.04.3 LTS运行人员检测应用
1620浏览 1评论
941浏览 1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老刘记事儿KV260初体验之Micro-SD选型提速研究(三)
838浏览 1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KV260部署yolov3实现车辆和行人检测
2455浏览 1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基于KV260的人脸识别的实现与展示
827浏览 1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1-22 06:47 , Processed in 0.441003 second(s), Total 47, Slave 40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