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之神速,而且集成功能也越来越多,产品向高端化、精细化、轻便化、个性化等发展。在PCB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工程师要考虑设计出来的板子,会不会对后续生产有影响,稍有不注意就会在细节上出错,导致严重的后果。
针对PCB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的设计和制作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避免失误!
1、图形设计不均匀。造成图形电镀时,电流分布不匀,影响镀层均匀,甚至造成翘曲。
2、电地层设计出错。既设计散热盘又有信号线,正像及负像图形设计在一起,出现错误。
3、用填充块画焊盘。这样虽然能通过DRC检查,但在加工时不能直接生成阻焊数据,该焊盘覆盖阻焊剂不能焊接。
4、异型孔短。异型孔的长/宽应>2:1,宽度>1.0mm,否则数控钻床无法加工。
5、未设计铣外形定位孔。如有可能在PCB板内至少设计2个直径>1.5mm的定位孔。
6、焊盘重叠。造成重孔,在钻孔时因为在一处多次钻孔导致断钻及孔的损伤。在多层板中,在同一位置既有连接盘,又有隔离盘。
7、大面积网格间距太小。网格线间距<0.3mm,PCB制造过程中,图形转移工序在显影后产生碎膜造成断线,提高加工难度。
8、多层板内层走线不合理。散热焊盘放到隔离带上,钻孔后容易出现不能连接的情况,隔离带设计有缺口,容易误解,隔离带设计太窄,不能准确判断网络。
9、图形层使用不规范。违反常规设计,如元件面设计在Bottom层,焊接面设计在TOP层,给人造成误解。在各层上存在很多设计垃圾,如断线,无用的边框,标注等。
10、字符不合理。字符覆盖SMD焊片,给PCB通断检测及元件焊接带来不便。如果字符太小,造成丝网印刷困难,太大又会使字符相互重叠,难以分辨,字体一般>40mil。
11、图形距外框太近。应至少保证0.2mm以上的间距(V-cut处0.35mm以上),否则外型加工时引起铜箔起翘及阻焊剂脱落,影响外观质量(包括多层板内层铜皮)。
12、孔径标注不清。孔径标注应尽量以公制标注,并且以0.05递增,对有可能合并的孔径尽可能合并成一个库区,是否金属化孔及特殊孔的公差(如压接孔)标注清楚。
13、外形边框设计不明确。很多层都设计了边框,并且不重合,造成PCB厂家很难判断以哪一条线成型,标准边框应设计在机械层或BOARD层,内部挖空部位要明确。
14、单面焊盘设置孔径。单面焊盘一般不钻孔,其孔径应设计为零,否则在产生钻孔数据时,此位置出现孔的坐标,如钻孔应特殊说明。如单面焊盘须钻孔,但未设计孔径,在输出电、地层数据时软件将此焊盘做为SMT焊盘处理,内层将丢掉隔离盘。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