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
|
相关推荐
1个回答
|
|
引言
随着器件继续小型化,半导体器件可靠性测试以及器件寿命预测面临极大挑战。由于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复杂性增大,器件失效的随机性也在增加。这需要产生更大的统计样本测试数据。虽然传统的应力 -开关-测量可靠性测试技术能实现庞大数量的器件测试,但这种方法可能存在问题。使用TDDB,工程师需要监测软击穿和渐进 式击穿。采用NBTI,必须最小化器件弛豫并以极快的速度完成测量。在测试单个器件的层面上,某些问题还是可控的,但在实际时间段内顺序测试单个器件不能提供大量的统计样本数据。 此应用笔记讨论了如何克服ACS集成 测试系统和SMU(源-测量单元)-per-pin 配置条件下的可靠性测试挑战。使用吉时利2600系列源表和自动特性分析套件(ACS) 软件,可以针对越来越复杂的测试(例如 TDDB、NBTI和HCI)实现中等规模系统(20 ~40引脚)。由于ACS中含有全自动探测器控制和自动测试序列功能,因而可以实现高吞吐量测试。去除开关后,SMU-per-pin 配置在提供系统灵活性和易用性方面还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ACS提供了集成测试流环境、方便的点-击操作,而且包含常规可靠性测试,例如: • TDDB、Vramp、JRamp(JEDEC标准测试) • HCI(NBTI)、即时NBTI、NBTI快速SMU • EM、等温EM(JEDEC标准测试) 用户可以利用标准库的模块作为模板, 用ACS快速开发自用测试。图2示出了用ACS 进行TDDB测试的例子。 图2. 在ACS图形用户界面进行TDDB测试设置的例子 SMU-Per-Pin WLR测试 SMU-per-pin的理念非常简单——从系统架构中去掉开关矩阵并用独立SMU代替漏 掉的引脚连接。用创新的TSP-LinkTM 将几台2600系列仪器连起来像一台仪器那样作。为了更好地理解SMU-per-pin架构的优点,请考虑下面两种情况。 • 测试共用引脚结构 • 同时测试几个器件的可靠性 共用衬垫/引脚测试结构 考虑图3的共用引脚器件。4个MOSFET 共用栅极和衬底引脚连接,而且每个MOSFET 的漏极和源极引脚单独连接。共用SMU配置 可以使用4台SMU和一个开关矩阵顺序测试器件。将结构划分为几个较小的设备后,测试时间因开关而延长了。此外,劣化恢复出现在大多数可靠性测试的开关过程中,从而使测量的劣化和接下来的寿命预测出现变化。在此情况下的共用SMU架构存在另一个缺点。在测量一个器件时,剩余器件受栅极电压变化的影响。这会给栅极应力带来不应有的变化。SMU-per-pin架构具有消除开关延时、实现并行测试的显著优点,这无需驱动每个结构的栅极。 图3. 共用引脚器件的原理图。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4641个成员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17626.6标准中关于CDN的疑问?以及实际钳注入测试中是否需要对AE和EUT同时接CDN?
6917 浏览 1 评论
3708 浏览 2 评论
10379 浏览 1 评论
3886 浏览 4 评论
3597 浏览 0 评论
812浏览 0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2-18 13:33 , Processed in 1.217303 second(s), Total 53, Slave 44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