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传统的GSM网络运营商拥有广覆盖的GSM网络、庞大的用户群,其2G网络如何平滑演进到3G网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GSM运营商既要保持其网络覆盖及用户优势,又需要将3G引入导致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本文从网络结构、经济效益、市场发展等各个方面提出了GSM网络向WCDMA网络平滑演进的几点建议。 |
|
相关推荐
3个回答
|
|
一、WCDMA无线设计与GSM的区别
1.GSM无线设计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包括: 覆盖-小区半径与容量无密切关系; 容量-频率复用和硬件有关; 服务质量-必须满足最小的C/I要求; 无线系统设计是根据容量做好频率规划。 2.WCDMA无线设计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 覆盖-小区半径与容量关系密切; 容量-不仅与硬件有关; 服务质量-各种业务必须满足所需的Eb/No; 系统设计是覆盖与容量的平衡过程。 |
|
|
|
二、GSM设备向WCDMA的平滑演进
1.建设WCDMA可以充分利用现有GSM站址资源 为了缩短部署周期、降低投资,运营商建设WCDMA网络应充分利用现有GSM站址资源,与CDMA不同,WCDMA基站不需要采用GPS同步,站址选择更灵活,如图1所示。 图1 利用现有GSM站址建设WCDMA基站 2.引入“零占地”新技术降低总体持有成本TCO 基于2G系统的“零占地方案”,目前对运营商来说是一个全方位多标准的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零占地方案”的优势 |
|
|
|
三、WCDMA部署的建议
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希望充分利用3G演进契机,确立在3G领域的领先地位。在3G领域,目前WCDMA/HSPA的竞争力最强。 笔者对GSM运营商在2G/3G网络演进上有几点建议。 1.利用EDGE技术,先提升2G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 2.利用2G网络为3G网络提供覆盖补充,进一步完善GSM900MHz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农村、山区等区域。 在农村和乡镇地区,运营商应坚持利用GSM900MHz增强网络覆盖。在站间距方面,普通农村<5km、发达农村<3km、高铁沿线<1km、高速沿线<2km、乡镇县城<1km。在RF设备方面,利用高功率载频模块、4发射分极、TMA、分布式光纤直放站等实现高铁覆盖。 3.在3G运营初期,使3G用户尽量使用3G网络,避免因业务和容量原因引起的互操作问题。 4.运营商在市区快速建设和完善WCDMA网络。 在室内覆盖方面,在现有已实现2G室内覆盖且语音业务量超过一定额度的楼宇中提供3G覆盖,充分利用Femto改善室内覆盖。 5.目前3G牌照已经发放,运营商在升级网络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3G用户,最大程度吸收数据和语音业务。 6.在天线选择方面,尽量采用WCDMA独立天线,这样可选的天线类型更丰富,也可使WCDMA网络独立调整方向角、倾角,便于网络优化。当天面资源紧张时,也可以用WCDMA与GSM1800MHz共天线的方式,但要注意尽可能选择和原先GSM1800MHz天线特性参数基本相符合的双频天线,并尽量使电倾可分别调整,以利于两网独立优化。不建议采用共馈线。 7.在发展数据业务方面,运营商应以HSPA为起点建设3G网络。3G基站采用S1/1/1配置,建网初期HSPA和R99采用混合载波、动态码分配方式,并使3G双模手机全部支持HSDPA、3G数据卡支持HSDPA/HSUPA/EDGE。 8.在HSPA引入策略上,运营商应全网引入HSPA,明确各区域的HSPA性能指标和资源配置,达到投资和收益的平衡。运营商在不同区域可以用采用不同的策略:室外宏站以保持HSPA服务连续为目的,可采用混合载波,初期S111;室内为HSPA主力应用场景,建议采用专用载波,获得HSPA的极限性能,增强用户体验;家庭引入Femto,提升HSPA业务的传输性能。 9.协调2G/3G资源,打造精品网络。 运营商在3G建网初期保证市区3G连续覆盖,3G边缘保证3G←→2G平滑切换;3G覆盖区域双模手机的语音与数据由3G网络提供服务;在3G网络成熟以后,运营商可以考虑更灵活的2G/3G互操作策略,同时注意2G/3G网络之间的业务重定向和话务均衡。 在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方面,运营商可以利用2G业务分布和历史发展数据预测3G业务情况。在技术层面,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完成网络设计和站址勘查工作;在运营层面,完成商务分析并制定市场策略。网络建设和验收应高标准、严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加强运维和网优,着力打造3G/2G数据精品网络。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4650个成员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17626.6标准中关于CDN的疑问?以及实际钳注入测试中是否需要对AE和EUT同时接CDN?
6923 浏览 1 评论
3725 浏览 2 评论
10383 浏览 1 评论
3889 浏览 4 评论
3598 浏览 0 评论
817浏览 0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2-22 01:52 , Processed in 1.261225 second(s), Total 88, Slave 69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