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
|
相关推荐
3个回答
|
|
1 系统硬件组成
NRF24L01芯片是具有2.4GHz内嵌基带通信协议引擎功能的收发芯片。通过SPI接口对芯片内部寄存器映射操作,可以使其在空中的传输速度最大达到2 Mb/ s。 该芯片主要特点包括GFSK调制技术:126RF频道满足多点通信需要1~ 2 Mb/ s空中数据传输速率内置硬件CRC检错和点对点通信地址控制:发送方电源可以通过编程输出0 dBm,-6dBm,-12dBm,-18dBm:芯片可以通过软件设置地址,确保通过地址认证双方才能通信: 接收方采用集成通道过滤器,可编程的增益设置:主机接口采用4根SPI硬件接口线,最大8Mb/ s传输速率,3个32字节的TX与RX的FIFO寄存器,5V容抗输入。 该芯片引脚功能如图1所示,引脚1为CE数字信号输入,引脚2为CSN数字信号输入,引脚3为SCK数字信号输入,引脚4为MOSI数字信号输入,引脚5为MISO数字信号输出,引脚6 为IRQ数字信号输,引脚7,15, 18为VDD电源,引脚8,14,17为VSS电源,引脚9为XC2模拟输出,引脚10为XC1模拟输入,引脚11为VDD_PA电源输出,引脚12为ANT1射频,引脚13为ANT2射频,引脚16为IREF模拟输入,引脚19为DVDD电源,引脚20为VSS 电源。 在硬件搭建时特别要注意在SPI接口与51单片机的P0引脚相接时需要接10kΩ的上拉电阻,其余的接口不需要。VCC引脚接入电压范围为1. 9~ 3. 6 V,不能在这个区间之外,超过3.6V将会烧毁模块,推荐电压3.3V。因为这样可以直接和NRF24L01模块的I/ O口线连接。如果是其他系列的单片机,其电源是5V,单片机I/O口输出电流如果超过10 mA时需要串联电阻分压,否则容易烧毁模块。例如AVR系列单片机电源是5V,需串接2 kΩ的电阻。 图1 NRF2401 芯片引脚功能图。 1.2 NRF24L01芯片构成的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NRF24L01芯片通信模块电路核心器件NRF24L01配合网络晶振、解耦电容、偏极电阻一起工作构造稳定射频通信模块。该芯片是贴片结构,模块占用空间少,如图2所示。 图2由NRF24L01 芯片构成的通信模块电路图。 1.3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如图3 所示, B1是9V蓄电池或者锂电池, 能够反复充电。C1,C2,C3,C4 都是滤波电容, 起到一次与二次滤波作用。D1,D2是稳压二极管,使输出端的电压稳定在理想的水平电压。芯片7805是三端稳压集成电路芯片,具有正电压输出。其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等保护电路,最终目的把9V电源转变成稳定5V输出,为后续设备供电。 1.4系统通信电路设计 系统通信电路如图4所示。本电路中应用单片机AT89C51作为控制芯片,对NRF24L01主通信模块的接口时序模拟和对数据的发送与接收进行处理。 图3电源电路图。 图4系统通信电路图。 1.5 与PC机通讯电路设计 如果单片机通信电路与单片机通信电路通信,则两个硬件电路和图4相同,只是在软件设计时需在每个通信端设定不同的通信地址,以辨认每个通信端口。若是单片机通信电路与PC机或者具有COM口的设备电路通信,则需要一个转接电路,其硬件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SPI 接口与MAX232 通信硬件电路图。 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单片机左侧是一块MAX232芯片,其作用是将PC机中的232电平与单片机的TTL电平匹配。最左侧是9芯母接头,在使用时可接在计算机COM口上与计算机通信。单片机右侧接一块射频通信模块。由于此块单片机同样没有SPI接口,所以需要用普通接口软件模拟SPI接口,其编程要严格按SPI端口的通信逻辑时序。 |
|
|
|
2 单片机控制实现算法
通信芯片可以工作在四种模式下,即: 配置模式、空闲模式、关机模式和收发模式。工作模式由PWR_U Pregister、PRIM_RX register 和CE三个寄存器共同决定。在工作模式的收发模式中推荐使用EnhancedSho ckBurst 收发模式,因为在这种工作模式下,系统的程序编制会更加简单,并且稳定性也会更高。两种算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6 发射流程与接收流程。 |
|
|
|
3 结语
(1) 提出基于射频的无线通信技术方案,并且按照该方案搭建硬件电路。 (2) 设计单片机控制算法,在PC机中编好上位机软件,执行机构能迅速执行预定结果, 反应时间小于1 ms。 (3) 在执行机构遇到障碍时,能返回准确命令,使上位机捕捉到相应信息,直接反映双向通信效果好。 (4) 系统稳定可靠,数据传输丢失率很小,低于0.01%。 (5) 芯片互换性好,可根据不同传输距离选择不同芯片,软件不需改动。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4641个成员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17626.6标准中关于CDN的疑问?以及实际钳注入测试中是否需要对AE和EUT同时接CDN?
6917 浏览 1 评论
3708 浏览 2 评论
10379 浏览 1 评论
3886 浏览 4 评论
3597 浏览 0 评论
812浏览 0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2-18 13:05 , Processed in 1.328867 second(s), Total 89, Slave 70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