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测“+24V”和“PLC”端子之间的短接片是否连接?有没有错位连接(连接到别的端子上), 2、采用一根导线短接X1--X7与COM端子,检查U0-18的参数,是否相应的端子输入有动作;
如果只是某一个端子没有变化,基本可以判断是这一个端子损坏,可以采用别的端子来调试。 3、检测“+24V”与“COM”端之间是否有24VDC,用万用表直流档量,应该有24V电压。如果“+24V”和“COM”之间电压正常,则再进行下面的检查,否则基本可以判断控制板上有问题; 4、“+24V”与“PLC”端子之间的短接片是否拧紧?如果短接片掉落或没有拧紧,会导X1--X7端子无效,特别是外部采用变频器的"+24V"电源的时候,一定要把两个螺丝全部拧紧,由于短接片连接了两个端子,只有一个端子拧紧的情况下,短接片不会脱落,但是可能导致“+24V”端子与"PLC"端子没有连接上,也同样会导致X1--X7端子输入无效。 5、如果上述检测无误,端子不运行,就需要检查参数设置,B1-00=1、C0-01=3等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注意:旧版的软件(B12及以前版本),在变频器报故障,并复位后,端子就算是短接状态,变频器也不会运行,需要把端子拆除,重新接上(有一个上升沿信号)才会再次运行;新版软件(B13版本)出厂默认保持旧版软件功能,但是可以通过参数设置(C0-21=1),在故障复位之后,如果端子运行命令处于短接状态,会直接运行,这个功能请慎用,以免出现危险。 处理流程图如下:
变频器输入、输出端子的接线图(说明书上有) 一、干接点的接线方式: 1、干接点接线方式,采用内部电源(“+24V”和“PLC”的短接片必须连接可靠,才能给多功能输入端子提供电源):
2、干接点接线方式,采用外部电源(“+24V”和“PLC”的短接片必须拆除,外部电源的“+”,接到“PLC”端子,经过外部的接点后,再接入“X”端子):
二、开路集电极的接线方式: 1、开路集电极NPN的接线方式: A、开路集电极NPN的接线方式,采用内部电源(由于采用内部电源,所以“+24V”和“PLC”的短接片必须连接可靠,而且电流的流向为从“+24V”到“PLC”到控制板内部整理电路,再到“Xi”端子,经过外部接点后回到变频器的“COM”端子):
B、开路集电极NPN的接线方式,采用外部电源(由于采用外部电源,所以“+24V”和“PLC”的短接片必须拆除,而且电流的流向为从外部电源的“+”到“PLC”到控制板内部整理电路,再到“Xi”端子,经过外部接点后回到外部电源的的“0V”端子):
2、开路集电极PNP的接线方式: A、开路集电极PNP的接线方式,采用内部电源(由于采用内部电源,而且电流的流向为从“+24V”到外部的接点,回到 “Xi”端子,经过控制板整流电路后回到“PLC”端子,所以变频器的“+24V”和“PLC”端子的短接片需要拆除,并且把“PLC”端子和“COM”端子短接起来):
B、开路集电极PNP的接线方式,采用外部电源(由于采用外部电源,而且电流的流向为从外部电源的“+”,经过外部的接点,回到变频器的“Xi”端子,经过控制板内部整流电路,回到“PLC”端子,所以外部电源的“+”接到外部接点,外部电源的“-”接到变频器的“PLC”端子上,变频器本身的“+24V”到“PLC”短接片必须拆除):
备注:所有这些接点,不管是怎么接,需要考虑电路是否能组成回路? 电流的流向根据“NPN”、“PNP”的不同是否能流过? 三、变频器多功能输出端子的接线: 1、开路集电极Y1、Y2的接线:
a)使用内部电源 b)使用外部电源 备注:A、上拉电阻的选择:需要根据电源容量来选择,我们内部“+24V”的电源容量为200mA,所以上拉电阻最小为120欧,一般选择为2K左右,但是作为PLC的脉冲输入,需要根据PLC输入端子的阻抗来匹配; B、多功能输入端子的好坏判断:在不导通的情况下,“+24V”和“Y1”、“Y2”之间没有电压,在导通的情况下“+24V”和“Y1”、“Y2”之间有24V电压。 2、继电器的输出接线:
a)使用内部电源 b) 使用外部电源 备注:请注意继电器线圈的“+”、“-”不能接反。 (来源:江苏吉泰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