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关于创业的评论文章,也忍不住侃几句,想给创业正名。我不是成功人士,更不是创业家,一家之言,大家爱听则听,不爱听就闪开。要拍砖的你得忍着,你要是敢拍我我就拉黑你...... 一、创业不是投机,创业需要信仰。 有些哥们,看什么都是机会,一听别人说什么挣钱就屁颠屁颠地跟着去做。一会儿说要做智能路由器因为“路由器可火了”,一会儿说要做互联网金融因为“这个能挣大钱”,再一会儿说要开餐馆因为“朋友有个便宜场子随便用”。每件事都和自己的知识背景没有关系,和兴趣也没有半毛关系,完全是盲目跟风的投机心态。 2012 年底,我有幸请教过王兴怎么选择方向,王兴说的三点之一就是“想清楚凭什么这个机会是你的”。是你更懂行还是你更热爱?两者都不是,那你只是在投机而已,和买彩票没有本质区别。我心中的创业和投机不同,创业需要信仰,有了信仰你才会热爱,才会义无反顾果断取舍,才会百折不挠甘之若饴。 我的信仰是互联网一定会改变生活,从我 05 年起就决定这后半残生都要为互联网改变生活而努力,只要能做互联网工资多少无所谓。有趣的是,虽然我从来不提任何福利要求,但我曾任职的公司总是厚待于我。 二、你真正的资源只有你的团队。 不要以为自己有特别多的资源,有媒体关系、有供应商资源、甚至有客户资源,简直是众望所归不创业都对不起party和国家。其实这种种的外部资源,都是暂时的、表面的,都是浮云,即使暂时没有后续也可以创造。 靠外部资源作为创业的依托,是站不稳脚跟的。你真正的资源只有你的团队,是整个团队对于这份事业的热爱在驱动公司向前,有了这份热爱,团队就会自主地摸索前进,一边试错一边积累对行业的了解,然后内化为团队的知识资源,随着知识资源的日积月累,团队的每个人都得到成长,公司也因而厚积薄发。 三、别把创业当秀场。 有些哥们,明明只有几条q1an9,却恨不得在脑门上刺个“CEO”的纹身。其实 CEO 这个头衔没啥好显摆的,摆个豆腐摊子就可以叫自己 CEO。倒是“创始人”这个头衔才难能可贵,这个头衔能体现你对所做事情的热爱,让人有一种改变世界的自豪感。 我名片上的头衔就一直是“创始人”。兄弟们只有开我玩笑时,为了加强喜剧效果才会戏称我 CEO,诸如“CEO 要发言了,大家可以解散了”之类。还有些哥们,动不动把“创业”两个字挂在嘴上,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创业,一旦失败了,就一副先烈的悲情范。 其实完全没必要,创业和吃川菜一样,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而已,没什么好光荣的,也没什么好悲壮的。有时,看着一些创业秀,恍惚间会感觉“创业”这个词都变成贬义词了,都不好意思用。别人问我在干什么,我常说“和几个朋友一起做点事”。 四、创业不等于就要自己当老板。 周鸿祎有一篇关于这个主题的演讲,讲得很精彩很到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来读读。如果你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权有责,权责对等,那么创业和上班没有本质的区别,关键是你自己是否用创业的心态在努力付出。 我在上一个东家工作时,就很有创业的感觉。当时我和一些同事成立了一个刺刀小组,设立了极具挑战性的目标,我们向目标负责,感谢 CEO 的信任给了我在相关领域的完整决策权。整个刺刀小组的氛围和创业公司没有太大区别,工作时大家都很拼,没日没夜,中间也穿插一些很好的放松活动,更重要的是开设了一些内部课程及时地总结和分享,让每个组员都在不断地进步,同时团队也就得到了进步。 现在我在创业,合伙人只有几个,但是有非常多小伙伴的心态就和我们当年的刺刀小组一样,用创业的心态在做事。 五、创业不是为结果,而是为过程。 成功这个词现在已经变成一个社会概念了,完全来自别人的评价,而且这个评价也低俗到只看物质结果。在我看来,人在踏上那条自己想走的路时,在迈出第一步的瞬间,就已经成功了,和结果无关,更和他人的评价无关。 我曾经问我的一个创业伙伴,说如果咱们最后失败了,你后悔放弃前东家的股票和高薪吗?他以 45 度角仰望天空,一脸浩然正气地说:现在每一天都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而且每一天自己都在进步,这不就是人生所追求的境界吗?夫复何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