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 谁将会凭借更具优势的策略在移动处理器领域获得成功?未来手机的架构是由Intel还是ARM主导? 英特尔的策略是主打X86处理器。在英特尔集团,负责欧洲UMPC市场的Jon Jadersten说:“在减小占地面积和降低耗电量的同时,X86将能提供业界领先的性能。”换句话说,英特尔希望装备用X86来侵占ARM的传统地盘,即低能耗的手持设备领域。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已经生产了三个“平台”,代号分别为:McCaslin, Menlow及Moorestown。 ARM的策略是一直保持对原有处理器架构及核心的优化,满足拥有授权的半导体制造商和自己客户的需求。 英特尔的Menlow平台是由45纳米的Silverthorne处理器、用来控制I/O和显卡芯片Poul***o、一个可支持Wi-Fi或WiMax的通讯模块组成。Moorestown至少使两个芯片的功能合二为一。 但是没有一个平台的本质是支持全球定位,3G,甚至2G的。 Jadersten说,年轻人喜欢在便携式个人电脑或者移动设备上进行网络社交活动。他预测这种情形将会主导手持设备市场的发展方向。他认为这有利于向下流动的软件,而且这些软件公司已经在X86上运行,他们也可以安装在PC上,在Menlow上部署。” 但是并非每个人都信服,事实上,英国JP Morgan Cazenove投行中的半导体分析师Francois Meunier强烈认为他们各自都有一些弊病。 比分更胜一筹的是ARM公司,拥有知识产权的ARM公司的CEOWarren East尝试触控式手机TyTN II。 “不管是低端还是高端市场,都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Meunier说,诺基亚想凭借低端的手机市场来打开因特网的市场,因为它想考张它的服务收入。ARM是由有职责的,但是在未来的设计中我们将看到5个ARM的内核吗?当然不是。 他还说:为了填补这个空白,移动手机比移动电脑更有优势.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问问消费者知道了。移动电话没有被打败,英特尔将会质问他的代理商。 英特尔已经这样做了。它已经开始谈论移动互联网设备,虽然MID仅次于UMPC,但是在微型智能手机上是很有优势的,而且像极了苹果公司的iPhone。Jadersten说:“手机上网是不理想的。我们相信我们能填补这个空白。”2008年初,舆论都是向着UMPC,Menlow都给Moorestown让路了。但是他说,MID将会给占主导地位。 但是对于一些观察者来说,英特尔的实力应经超过了ARM。 “我们现在谈论的市屏幕在5到6英寸的空间。ARM的市场部门经理Ian Drew说,“我们预测产品的总类将趋向于微型的手机。我们相信我们在移动设备节能的十年经验将派上用场。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产品。 Drew认为,详细的设备说明或者操作系统都不是关键,反而,一个公司必须具有封装的权利。Jadersten争辩道:“设备商可以保证软件的运行能力,强大的消费能力和快速的市场节奏。如果他做别的事情就轮到设备商了。我们也提供品牌和市场。” 听起来就像一个失去控制的威胁,或许,但是Jadersten多余的争论,而且很难坚持:英特尔的机器制造。 ARM的核心处理器,尽管架构很好,但是未来能否有实力与英特尔的处理器一代,二代,或者以后的处理器相竞争呢?Jadersten认为:“这决定于设备商或者服务商,这些用户的反映。我们是以这个方向为主导的。我们想知道用户的想法。我们拥有的边缘是无线和一个有攻击性的制造大鳄。 “ARM11和Cortex A8的所有信能将可能将会展示:” Drew认为,“iPhone有很多的办法,但这个种类仍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而且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能把它定义的。他们都是早期使用者,已经使用了将近18到25年。 英特尔的战略是存在缺陷的。不管是Menlow还是Moorestown本质上都是支持移动技术的,除了作为互联网的最标准协议。事实上,在2006年,英特尔把它自己的移动电话基带线卖给了Marvell Technology Group。Jadersten说:“英特尔正忙于3G调制解调器的生意。”这表明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电话将会面世。 当然,英特尔和ARM是无法直接比较的。一家是建立标准的大容积芯片公司,另一家是拥有知识产权并和许多公司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一个是PC和笔记本领域的老大,另一个则是公认的移动电话领域的王者。 ` |
|
|
|
不可能,双方重心不同。
|
|
|
|
|
|
【「从算法到电路—数字芯片算法的电路实现」阅读体验】+阅读第一章部分笔记
255 浏览 0 评论
260 浏览 0 评论
【「HarmonyOS NEXT启程:零基础构建纯血鸿蒙应用」阅读体验】+1-7章有感
777 浏览 1 评论
《算力芯片 高性能 CPUGPUNPU 微架构分析》第3篇阅读心得:GPU革命:从图形引擎到AI加速器的蜕变
734 浏览 0 评论
【「RISC-V体系结构编程与实践」阅读体验】-- 前言与开篇
817 浏览 0 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2-4 02:01 , Processed in 0.425879 second(s), Total 44, Slave 32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