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为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系统CPU应避免长时间满负荷运作,应用程序CPU占用不宜过高。客户需要在调试阶段监测应用程序各个进程线程占用情况,对占用过高的进程线程进行优化。因CE自身不带进程线程系统占用查看工具,我们增加了AppHelper助手工具方便客户使用。 在之前的技术文章《CE应用程序助手简介》中简单介绍过英创AppHelper应用程序助手,本文将详细介绍AppHelper的使用方法。 AppHelper查看方法 客户在自制底板上只要引出了网络,USBOTG,DEBUG调试串口,或板子其它串口任意之一便可以查看AppHelper信息。 网络方式 通过telnet登录上板子,运行命令sysinfo,即可获得AppHelper打印的进程线程信息。 telnet模式打印示例图 USBOTG方式 使用AHC工具(使用方法见本文下一节)配置AppHelper输出为COM1。连接上板子USBOTG口,板子将以虚拟串口形式被PC识别。使用任意串口工具向该串口输出任意三个字符(任意波特率),即可获得AppHelper打印的进程线程信息。 USBOTG,DEBUG及其它串口打印示例图 DEBUG调试串口方式 使用AHC工具(使用方法见本文下一节)配置AppHelper输出为DEBUG。连接板子的DEBUG串口,PC端使用任意串口工具,设置波特率115200,向DEBUG口输出任意三个字符,即可获得AppHelper打印的进程线程信息。 串口方式 将底板上引出,且客户应用程序未使用的串口连接上PC。使用AHC工具(使用方法见本文下一节)配置好串口号及波特率。PC端使用任意串口工具,用设定的波特率向该串口输出任意三个字符,即可获得AppHelper打印的进程线程信息。 AHC工具使用介绍 AHC工具即AppHelper Config工具,用于设置AppHelper打印信息的输出位置。有两种办法进行设置。 控制面板方式 在板子控制面板中运行AHC工具。 选择好输出信息的串口及波特率(其中COM1为USBOTG),点击OK键保存配置,板子重启后配置生效。 telnet方式 通过telnet登录上板子,执行命令AHC port [baud] 参数port:串口号,值为0-6,0表示DEBUG串口,1表示USBOTG转虚拟串口,2-6分别表示板子的COM2-COM6。 参数baud:波特率,可选参数,如果不填表示保持原波特率,支持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当port为0时,baud固定为115200,当port为1时,baud值不生效。 命令执行后,DEBUG口可以看到打印提示信息。 打印格式说明 打印结果为数行,其中每行的格式均为:类型 ID号 占用情况 名称 以下图一次打印的部分截图为例: 类型 PID表示为process进程。tiD表示为上面进程下的thread线程。 ID号 即进程ID值或线程ID值。 占用情况 显示格式为 K n% U m% total% n值为该进程或线程在Kernel系统层的占用 m值为该进程或线程在User用户层的占用 total值为总占用,它应当等于n+m的和 进程下各个线程total占用和应当等于进程的total占用 名称 进程名即EXE的名称,线程默认没有名称,下一节会介绍如何给线程命名,从而能在AppHelper中显示出来。 进程及线程监视说明 AppHelper会打印系统下所有的进程的CPU占用信息。 只有在NandFlash目录下的exe生成的进程会额外打印出它下面所有线程的CPU占用信息。 默认情况下,生成的线程只有ID号,没有名称,如果线程较多会不便于查看。我们可以通过简单代码给线程命名。 以光盘里的串口例程SPT_HEX为例: 添加一个结构体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_THREAD_INDEX { DWORDdwSize; DWORDdwThreadID; TCHARszThreadName[32]; _THREAD_INDEX*pNext; }THREAD_INDEX; 在创建线程后给线程命名 这里把串口接收线程命名为"CommRecvTread" hRecvThread = CreateThread(0, 0, CommRecvTread, this, 0, &m_dwTID); HANDLE hHLP; DWORD dwLen; hHLP = CreateFile(L"HLP1:",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0, OPEN_EXISTING, 0, 0); THREAD_INDEXthreadIndex; wsprintf(threadIndex.szThreadName, L"CommRecvTread"); threadIndex.dwThreadID = m_dwTID; threadIndex.dwSize = sizeof(THREAD_INDEX); WriteFile(hHLP, &threadIndex, sizeof(THREAD_INDEX), &dwLen, NULL); CloseHandle(hHLP); 在结束线程后取消命名 线程结束后应当手动将命名取消掉,避免不必要的显示错误,设置线程名为空,即可取消原命名。 HANDLE hHLP; DWORD dwLen; hHLP = CreateFile(L"HLP1:",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0, OPEN_EXISTING, 0, 0); THREAD_INDEXthreadIndex; wsprintf(threadIndex.szThreadName, L""); threadIndex.dwThreadID = m_dwTID; threadIndex.dwSize = sizeof(THREAD_INDEX); WriteFile(hHLP, &threadIndex, sizeof(THREAD_INDEX), &dwLen, NULL); CloseHandle(hHLP); 命名线程后再使用AppHelper查看,启动接收线程后,就可以看到CommRecvTread这个线程,另外个没有命名的线程为SerialPort程序的主线程。 计算原理及误差说明 CPU占用时间是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AppHelper设置为2000毫秒)CPU空闲tick值与这段时间里CPU运算周期tick值得出。 CPU空闲tick值 = CPU空闲tick计数t2 – CPU空闲tick计数t1 CPU总周期tick值 = CPU总周期tick计数t2 – CPU总周期tick计数t1 CPU占用 = 1 – (CPU空闲tick值/CPU总周期tick值)× 100% 进程或线程的CPU占用,是通过计算一段时间CPU运算周期tick值,和这段周期里Kernel或User运行线程或进程的tick值,通过相除得到。 进程/线程Kernel占用 = (进程/线程Kernel运行tick值/CPU总周期tick值)× 100% 进程/线程User占用 = (进程/线程User运行tick值/CPU总周期tick值)× 100% 进程/线程CPU占用 = 进程/线程Kernel占用 + 进程/线程User占用 打印结果可能会有少量误差,可能由于以下原因: 1、实验值计算到个位,小数部分四舍五入,所以可能产生细微的误差。 2、理想中的测量情况如下图 但是实际情况由于AppHelper本身也会产生系统消耗,所以测量情况为下图 在Δt值不为0的情况下,如果在Δt期间各个tick值产生较大跳动时,测试结果可能产生误差。 3、各个进程或线程的运行tick值并非完全实时变化,而是在进程或线程完成一个时间片挂起后才加上,所以查询函数获得值不一定非常精确。 测试程序及说明 test_prc_thd是一个简单的程序,用来测试AppHelper的进程线程监视功能。 “添加线程”按钮按下会创建一个新的线程。参数中传入线程编号,线程ID等信息。 void Ctest_prc_thdDlg::OnBnClickedButton1() { DWORD dwTID; HANDLE hTestThread; m_threadParam[m_dwCnt].dwCnt = m_dwCnt; m_threadParam[m_dwCnt].dwLv = m_dwCnt; m_threadParam[m_dwCnt].bThreadStop = FALSE; hTestThread = CreateThread(0, 0, TestTread, &m_threadParam[m_dwCnt], CREATE_SUSPENDED, &dwTID); m_threadParam[m_dwCnt].dwThreadID = dwTID; ResumeThread(hTestThread); CloseHandle(hTestThread); } 线程主函数里根据编号给线程自身命名,并且根据各自传入的参数执行负载率不等的计算。这里计算采用简单的循环计数,循环计算次数越多,线程CPU占用越多。 线程结束后,取消自身的命名。 DWORD Ctest_prc_thdDlg::TestTread(LPVOID lparam) { THREAD_PARAM *pThreadParam = (THREAD_PARAM*)lparam; DWORDdwLen; THREAD_INDEXthreadIndex; HANDLE hHLP; volatile int n; hHLP = CreateFile(L"HLP1:",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0, OPEN_EXISTING, 0, 0); wsprintf(threadIndex.szThreadName, L"thread%d", pThreadParam->dwCnt); threadIndex.dwThreadID = pThreadParam->dwThreadID; threadIndex.dwSize = sizeof(THREAD_INDEX); WriteFile(hHLP, &threadIndex, sizeof(THREAD_INDEX), &dwLen, NULL); CloseHandle(hHLP); HANDLEhFile; WCHARwsFileName[64]; inti; while(!pThreadParam->bThreadStop) { for (i=0; i<=pThreadParam->dwCnt; i++ ) { int j; for (j=0;j<0xfffff;j++) { n++; } } Sleep(100); } hHLP = CreateFile(L"HLP1:",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0, OPEN_EXISTING, 0, 0); sprintf(threadIndex.szThreadName, L""); threadIndex.dwThreadID = pThreadParam->dwThreadID; threadIndex.dwSize = sizeof(THREAD_INDEX); WriteFile(hHLP, &threadIndex, sizeof(THREAD_INDEX), &dwLen, NULL); CloseHandle(hHLP); return 0; } “结束所有线程”按钮按下,通知所有线程结束运行。 void Ctest_prc_thdDlg::OnBnClickedButton2() { int i; for (i=0; i { m_threadParam.bThreadStop = TRUE; Sleep(100); } m_dwCnt = 0; } 测试例程,下图为该程序创建多个线程后的打印情况 该程序源码可以联系英创工程师获得,客户有疑问也可以向英创工程师咨询。 |
|
相关推荐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2-22 22:27 , Processed in 0.632714 second(s), Total 51, Slave 37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