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组织及个章节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的说明和计划。 一、 教学内容的组织调整 可以不按教材或参考书中的章节、内容、顺序讲授。而是根据学生先修课的内容、当前学生的各种实际情况重新安排、调整。将课程的全部内容主要分为三章来讲授,具体如下: 第一章:MCS—51的硬件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内容包括教材和参考书中的第二章、第五章和第七章的内容。即凡是涉及到硬件的结构,各部分的工作原理的基础,基本知识都统一放到第一章里讲授。其内容重要包括: 1.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整体结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2.存储器及寄存器的配置:ROM、RAM的配置,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结构功能。 3.输入/输出(I/O口):P0口、P1口、P2口和P3口 4.计数器/定时器 5.中断系统 其中计数器/定时器和中断系统的具体应用放在实验四中结合实验具体讲解。此章节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从整体到各部分了解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各个器件、部件的使用,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MCS—51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本章内容应包括教材或参考书中的第三章:“MCS—51的指令系统”,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两章的内容。将这两章的内容打乱顺序而放在一个章节中交替穿插讲授的重要原因是:若按照原教材的章节,第三章是集中讲MCS—51指令系统的111条指令。我们知道,讲授和学习指令本身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相当于学习说明书。学生刚开始接触汇编语言的助记符或MCS—51的指令时会有一些新鲜感,可是一连若干学时连续学习完MCS—51的111条指令,会感到非常枯燥无味,而且不利于记忆和理解。而到了学习教材中的第四章—即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时,又由于第三章没有全部记忆下所有指令而反过来还要重新回顾温习指令,从而影响编程设计方法的学习,这是很不科学的。 现在把这两章的内容综合在一起讲,做法是:讲一部分指令,马上就这些指令可以涉及的范围去进行程序的编制,再讲若干条指令,马上再针对讲过的指令可以涉及到的范围进行编程。刚开始,由于指令讲的还很少,编制的程序可能非常简单,而随着指令越讲越多,程序的编制也将逐渐越来越复杂。也就是说,把教材中第四章中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汇编程序中凡是不涉及到对接口口线的编程,都应作为讲授指令时的例题来随指令讲解过程完成,这样学生在每学习若干条指令还未引起枯燥感时,马上进入编制程序的练习和设计过程,不会引起厌烦情绪,不会由于连续学习指令而感到枯燥无味,由于每讲若干指令,立即使用这些指令去进行实际编程,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指令的具体功能和应用方法,利于学习、记忆、理解和应用。并且在实际编程中随时体会编程的成功,体验到成就感。对学习的内容增加了兴趣,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章:MCS—51的系统扩展、接口设计技术及实际编程 本章节的内容为教材或参考书中的第六章、第七章部分内容,教材中的第八章、第九章的重要内容,即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技术、I/O扩展技术、显示器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及显示程序的设计方法、设计实例、拨码盘与单片机的接口及编程、A/D变换器、D/A变换器与单片机的接口及编程等。 二、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及教学方法 (一)绪论—单片机的概述 讲授内容为教材中的第一章,教师以此内容为单片机课的开篇。主要讲授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特点、应用现状及范围、发展趋势。由于是介绍性质的讲课,语速宜快速、流畅而不宜慢,教材中第一章的其他内容不必讲,要求学生自学即可。 (二)第一章MCS—51的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本章节的重点为四个知识摸块主要内容,两个基本线路 ▲四个知识摸块的主要内容为: 1、MCS—51的存储器的配置及寄存器 (1)程序存储器的配置 (2)数据存储器的配置:工作寄存器R0~R7,位寻址区,数据缓冲区。 (3)特殊功能寄存器 2、输出/输入 I/O口: P0口、P1口、P2口和P3口的结构,应用的注意事项 3、定时器/计数器 (1)定时器/计数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2)与定时器/计数器有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3)工作模式及定时器的预置数 (4)应用举例 4、中断系统 (1)中断系统的结构 (2)中断源 (3)中断的控制,中断的优先级 (4)中断的响应过程 (5)中断源的扩展 ▲两个基本线路: 1、CPU的时序及振荡电路 2、复位电路及复位状态 本章节的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2、教材内容与科研实例、应用实例相结合 使学生对单片机的整体及各个硬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为使用单片机打下硬件基础。 (三)第二章MCS—51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本章重点内容: 1、指令系统:数据传递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逻辑操作类指令、程序转移及调用子程序类指令、位操作指令。 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简单程序、循环程序、分支转移等程序的设计方法,常用的算术运算编程、BCD码变换、数据块传递,逻辑左/右移等程序。 本章的教学方法: 1、指令、程序设计交替讲授。每讲授或学习完一类(或若干条)指令,立即利用这些指令进行编程设计和练习,随着指令的越讲越学越丰富,编程也从简单逐渐向复杂过度。这种教学过程的好处: ①避免学生连续学习指令的枯燥感。 ②随时利用指令练习,立即可以加深对指令的理解和记忆,循序渐进有利于学习的逐步深入。 2、精讲和略讲相结合,讲授和自学相结合。对于同一类指令,同一类编程,找出典型重点讲解,把重点讲通、讲透、讲深入,使学生能彻底学会、理解、掌握。然后对同类的相似的指令程序可以略讲,只做简单提示,或者让学生自学。略讲和学生自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教师节省出了课时和时间,去详细、透彻的讲解重点和典型问题。即:精不厌细,略不惧少。 (四)第三章:MCS—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与接口技术及编程 本章节的所有编程都是与接口口线相对应的编程。 ▲本章节的重点内容: 1、与扩展外ROM、外RAM相关的时序电路及时序。 2、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1)数据线的连接方法。 (2)地址线的连接方法。 (3)控制线的连接方法。 3、一般I/O口的扩展方法及编程。 4、A/D变换器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及数据采集程序的编制。 D/A变换器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及输出程序的编制。 5、BCD码拨码盘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及数据采集程序的编制。 6、显示电路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及显示程序的编制。 ▲本章的教学方法不应局限于教材和参考书的内容,应按照教学要求 的基本内容结合科研实例进行教学,将教师的科研实例中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课题结合到教学中去,从课题的研究目的、实现方法、硬件设计、软件编程作为实例理解第三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建立起单片机系统设计的整体思想和设计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进一步的学习中应用好单片机这个有用的工具。 (五)新型单片机介绍 教师选择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新型单片机,介绍其主要性能、结构特点、优点和使用领域,使学生了解前单片机领域的前沿科技动态。使学生清楚我们教学中所讲授的单片机的机型只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开发手段比较成熟的单片机中的一个代表机型,而目前单片机发展非常迅速、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快,我们现在只有建立起科学的学 |
|
相关推荐
1 个讨论
|
|
支持,呵榀 |
|
|
|
|
|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1-3 00:24 , Processed in 0.767716 second(s), Total 40, Slave 30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