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作者:一博科技SI工程师陈德恒 3. 仿真实例 在ADS软件中构建如下电路: 图2 图2为微带线的近端串扰仿真图,经过Allegro中的Transmission line Calculators软件对其叠板结构与线宽进行测试使其传输线的的特征阻抗为50ohm(见图3),并在在信号驱动侧串联50ohm的电阻消除源端反射,在负载端(信号接收端)用3000ohm来表征其高输入阻抗的特性。 微带线线宽为6mil,电解质常数为4.2,介质高度为3.5mil。 带状线线宽为6mil,电解质常数为4.2,与两侧间距同为8mil。 图6 图6中四个电路分别为微带线的近端串扰,微带线的远端串扰,带状线的近端串扰,带状线的远端串扰。红色为攻击线上信号,蓝色为静态线串扰。我们将线长定为2000mil,上升时间为RT (RT为信号从vlow-vhigh跳变20%-80%的时间,单位ns,整个vlow-vhigh跳变时间Rise=2.25*RT,本文中vlow=0V vhigh=1V),线宽都为6mil,线间距为12mil,满足3W原则。图7为当RT=0.3ns 各个电路的串扰图形。攻击线1V的驱动信号,受害线中微带线最大近端串扰为11mv,微带线最大远端串扰为12mv,带状线最大近端串扰为20mv,带状线最大远端串扰为20mv。
图8 图9 从图上看出传输线上的串扰明显变大,但上升时间在1nsec时串扰同样低于3%。 传输线上的串扰不止跟上升时间与线间距有关系,与线长同样有关系。我们让RT=0.3ns,线宽为6mil,线距同样为6mil,以线长为L mil,以L为变量,从L=1000mil到L=3000mil对其仿真,结果如下(图10):
图11为RT=0.3ns,L=2000mil,线间距从3mil变化至12mil时串扰的变化。
以上的结论为一个量化估值,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不同信号对于串扰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实际的上升时间也需要根据模型来定,除了靠经验之外,仿真也能帮助我们更精确的判断串扰。 |
|
相关推荐 |
|
你正在撰写讨论
如果你是对讨论或其他讨论精选点评或询问,请使用“评论”功能。
求助大佬们,装了补丁的pads9.5,页面还是有这种问题怎么办?
2013 浏览 1 评论
3041 浏览 1 评论
PADS Layout 在Bottom层添加测试点,被盖了绿油(同样的操作TOP层没有被绿油覆盖),怎么设置才能去掉绿油?
3667 浏览 1 评论
7957 浏览 0 评论
PADS DRC报焊盘之间距离过小,焊盘间距为7,但是规则的安全间距为5
15563 浏览 2 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1-5 10:22 , Processed in 0.507741 second(s), Total 34, Slave 27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