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基础知识 一、广播 利 用无线电波或导线播送声音、图像节目的方式称为广播。按传输方式,广播可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类。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 播”;同时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广播电台(或广播站)和电视台把节目转换成电信号,利用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播送出去,人们通过收音机、电 视机等设备收听和收看。 广播节目的发送是在广播电台进行。广播节目的声波,经过电声器件转换成声频电信号,并由声频放大器放大,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调制器使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被声频信号所调制;已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经放大后送入发射夭线,转换成无线电波辐射出去。 无线电广播的接收是由收音机实现的。收音机的接收夭线收到空中的电波;调谐电路选中所需频率的信号;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声频信号(即解调);解调后得到的声频信号再经过放大获得足够的推动功率;最后经过电声转换还原出广播内容。 综上所述,可以把无线电通信(广播也属于无线电通信范畴)的发送和接收概括为互为相反的三个方面的转换过程,即:传送信息一低频信号、低频信号一高频信号、高频信号一电磁波。 *调幅广播 调制方式为调幅的广播。习惯上指长、中、短波的声音广播。 短 波广播主要利用天波电离层反射,传播距离远,且因天波不受地形影响,可以越过高山等障碍,可以对边远地区或山区广播。其缺点是受电离层活动的影响较大,收 听稳定性差。中波广播同时利用地波和天波传送,在地面接收范围内收听稳定性能好。其缺点是发射机和发射天线的体积较大。 *调频广播 调制方式为调频的广播。目前都使用超短波波段。调频广播的优点是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因此立体声广播、电视伴音和节目传送通常采用调频制。 立 体声广播。采用立体声技术进行的广播。双声道立体声广播是通过一个或两个不同频率的广播频道播送对应于听众使用具有双声道重放系统的立体声收音机接收,以 辨别出声源的相对位置而产生立体声感。用普通收音机也可以接收到同一节目的内容,但没有立体声感。为了满足与单声道兼容的需要,大多采用了导频制的调频立 体声广播。它只使用一个调频广播频道,用调制的基本声音频带送“左加右”信号,副载波调幅频带和导频送“左减右”信号。目前已出现了四声道立体声广播。 二、广播波段 为了避免各种业务电台频率之间的相互干扰,我国和世界各国都将无线电频谱划分为若干频段,其中可用于广播业务的频段统称为广播波段。在广播波段中,有一部分供广播业务专用,有一部分则供广播与其他业务共用。 按我国现行规定,广播波段可分为长波(150~285千赫)、中波(525~1605千赫)、短波(2.3~26.1兆赫)、米波(48.5~223兆赫)、分米波(470~796兆赫)等。 三、噪声 无规则噪声。由于元器件中载流子骚动而产生的连续频谱的波动噪声。在播控系统中,无规则噪声基本取决于前置放大器中第一级半导体管或电子管及其线路。 微音噪声。播控设备中电子管或其他元器件受到机械振动而引起的噪声。亦称颤动噪声。半导体管的播控设备出现微音噪音的可能性比电子管要小得多。 四、频率响应 亦称频率特性,是播控系统和播控设备的重要指标。在广播系统和设备中,当各频率的输入电压或声压保持不变时,其输出端电压或声压与频率的关系称为频率响应。 五、串音 由于电磁感应、静电耦合或漏电等原因,使一个音频电路的信息串扰到另一个音频电路中去,这种现象叫串音。串音也是音频信号传递中较为严重的干扰,因此对多声道录音来说,应规定各声道间的串音衰减指标。 六、射频干扰 如果播控中心与广播发射台或电视发射台的距离较近,而播控系统的屏蔽性能又不太好,则高频与超高频信号便可能串入音频系统。串入后的射频信号,在某个非线性环节得到解调,形成各种不规则的噪声干扰。 为了克服射频干扰,应在播控设备中的适当部位安装滤除射频的装置、加强弱电平环节的屏蔽以及采用对比平衡电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