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
|
相关推荐
1个回答
|
|
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interface)总线技术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种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及其外设间的一种全/半双工同步串行数据接口标准,具有连接线少、传输效率高等特点,因其硬件功能很强,与SPI有关的软件就相当简单,使CPU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其他事务。
SPI接口一般采用4条连接线:串行时钟线(SCK)、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MISO)和低电平使能的从机选择线(SS),有的还带有中断信号线(INT),半双工或单向模式则不需要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为了在减少引脚的基础上完成主从机的双向通讯,本文采用半双工机制实现了一种3线制双向SPI总线模块,即通过使能信号实现数据传输的方向控制,因此将主机输出/从机输入(MOSI)线和主机输入/从机输出线(MISO)线合并为一条双向信号线。该模块是某射频芯片中的接口模块,其作用是实现基带芯片对射频芯片的控制以及数据交换,而且为了便于和射频电路集成,该模块最终以硬IP形式实现。 1 SPI总线协议 射频芯片的SPI接口具有两个主要特征:Slave工作模式和半双工方式通讯。 SPI接口信号描述如表1。 接口时序要求如下: 1)输出时序 当SEN为高电平时,SPI接口处于输出状态。每次数据传输开始于SCK信号的上升沿。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由SCK信号控制,并遵循下列规则:数据传输时,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每个输出数据位在SCK下降沿采样;当本帧数据输出达到24 bit时,结束数据输出;当本帧数据输出超过24 bit时,则多余位数全为高电平。 2)输入时序 当SEN为低电平时,SPI接口处于输入状态。每次数据传输开始于SEN信号的下降沿,结束于其上升沿。数据传输过程中命令和数据有SCK和SEN信号控制,并遵循下列规则:数据传输时,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每个输入数据在SCK下降沿移入MOSI;当本帧数据输入为24 bit时,当SEN转为高电平时,将已输入的24 bit数据写入RF IC内部寄存器;当本帧数据输入不足24 bit或多于24 bit时,放弃本帧输入,等待下一帧。 射频SPI接口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半双工通讯机制,串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共用一条数据线,因此SPI接口数据通路的设计和普通的4线制SPI接口完全不同。 2 实现方案 2.1 总体结构 SPI接口电路主要由读/写控制器、串行寄存器组、输出寄存器组和内部定时器四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在SPI接口模块中,数据交换的核心是串行寄存器组,读、写控制器根据外部方向选择信号SEN交替控制串行寄存器组的输人和输出。 2.2 串行寄存器组 串行寄存器的作用是接收射频芯片内部状态信息并转换成24 bit串行数据输出,以及接收外部串行控制字输入并转换成30 bit并行数据输入射频芯片,其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串行寄存器组是半双工方式SPI接口设计的核心,输入和输出数据共享此数据通路,必须保证数据传输方向的正确切换。本文采用串行寄存器链+输入选择器方式实现输入和输出数据间的切换。 2.3 读控制器 读控制器的作用是在SEN为高电平的周期内,控制串行寄存器组在第一个SCK上升沿到来时接收指定的24 bit射频芯片内部信号,并将最低位串行输出,然后在剩下的23个时钟周期内将余下的23 bit数据串行输出,读控制器结构如图3所示。 2.4 写入寄存器组 写入寄存器的作用是在SEN信号的上升沿接收串行寄存器组的输出,并将结果写入射频芯片的内部模块。其中射频芯片比较特殊的要求是根据写入控制字第7位选择将串行输入数据的第0~6 bit数据写入两个不同的控制寄存器中的一个,这样,写入寄存器组的输出位数就变成了30 bit,输入为23 bit。输出寄存器的结构如图4所示。 2.5 写控制器 写控制器的作用是在SEN信号的低电平周期内,判断写入数据是否恰好满足24 bit以使能输出寄存器组,另外根据写入数据的第8位控制低7位数据的写入方向(寄存器A或寄存器B)。写控制器的结构如图5所示。 3 实现结果 图6是采用Verilos实现的SPI接口的部分功能仿真波形,测试激励首先将SPI接口置于发送模式下(SEN为高电平),SPI接口将从内部获得的信息码“24’hFFFFFE”正确地串行发出;测试激励再将SPI接口置于接收模式下(SEN为低电平),SPI接口正确接收外部发送的“24’hFFFFF8”,并转换成内部的“30’h3FFC078”。为了保证收发方向切换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SEN信号的转换在接口时钟的下降沿完成。通过NC-Verilog仿真,SPI接口功能正确,工作时序符合设计要求。 4 结论 本SPI接口模块已成功应用在一个射频芯片中,以硬IP的形式集成进射频模块中。SPI接口电路在0.18 μm工艺下实现后的版图总尺寸约为240 μm×460 μm,最高工作频率原高于10 MHz的设计上限,相应在10 MHz下的功耗约为2 mW。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如何使用STM32+nrf24l01架构把有线USB设备无线化?
2568 浏览 7 评论
请问能利用51单片机和nRF24L01模块实现实时语音无线传输吗?
2359 浏览 5 评论
3207 浏览 3 评论
2836 浏览 8 评论
为什么ucosii上移植lwip后系统进入了HardFault_Handler?
2785 浏览 4 评论
请教各位大咖:有没有接收频率32M左右的芯片推荐的?先感谢啦!
658浏览 1评论
897浏览 0评论
1018浏览 0评论
664浏览 0评论
494浏览 0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2-18 10:05 , Processed in 1.606133 second(s), Total 79, Slave 62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