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允许电动汽车在不使用电线或电缆的情况下自动连入电网进行充放电。
按充电原理划分,无线充电技术(WPT,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可以分为三种:无线电波式、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
其中,电磁感应式和电磁共振式在中小距离场合的能量传输效率较高,更适用于电动车充电。
按照充电方式划分,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分为动态充电和静态充电。
动态充电系统易于使用,并且可以为行驶状态下的车辆充电。目前市场上的主要技术开发公司多专注于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商用电动汽车需求。此外,中国和韩国主要开发的也是动态无线充电系统。
无线充电技术的缺点也很明显:设备成本高,需要大量的公共和私人投资,对充电环境要求严苛,维修费用大且远距离传输能耗较高等。Research and Markets报告也指出,升级到无线充电技术的高成本可能会抑制无线电动汽车充电市场的增长。无线充电器通过电磁感应和/或电磁共振的传输范围是有一定距离限制的。这种范围限制对制造商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在轻型商用车和SUV具有高地面间隙的情况下。
此外,有科研人士指出,也许在无线充电技术得以全面投放的那天,纯电动汽车已经有了超大电池包、能实现上千公里续航,而且充电时间大大缩短。如果一个“充电五分钟,开车两三天”的技术先行诞生,那无线充电的痛点就会逐渐消失。
行业标准方面,目前市场上比较公认的标准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发布的无线供电汽车充电技术指南——SAE TIR J2954。去年,SAE宣布了一项新的无线和插电式电动汽车推荐规范,使无线充电走上了标准化的轨道。
无线充电技术开发公司WiTricity首席执行官Alex Gruzen称,预计该行业将于2019年批准新的SAE标准及其在中国的同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