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几乎在功率转换器的每个部分都存在损耗源,关键区域通常包括开关半导体、磁性元件和整流器。即使性能只改进了几个百分点,甚至是不到百分之一,可能也会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为了准确评估和测量这么小的性能提高,异常准确的测量至关重要。
大多数示波器都带有10X衰减无源探头,因为这种探头适合在各种各样的应用中进行测量。这些探头的额定带宽一般为DC ~ 500 MHz,一般能够测量高达几百伏的电压。当然使用通用探头进行功率测量也是可以的,但与这些专为功率应用设计的探头相比,其不可能提供所需的精度,来推动改善功率转换性能。 信号灵敏度 我们看一下通用探头存在短板的实例。在电源设计和测量中,一个常见的挑战是把噪声与纹波电压隔开。在本例中,我们要使用通用10X探头探测3.3 V电源。问题在于, 10X探头没有提供足够的灵敏度,触发波形中存在的周期噪声。这些探头非常适合许多通用电子测量,因为它们提高了示波器的电压范围,提供了相对较高的带宽。 然而,为了测量几十毫伏的小信号, 1:1 (1X)探头会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导致的信号衰减不大,不会把信号向下推进到示波器的噪底。遗憾的是,这种灵敏度优势被它的带宽劣势抵消了,其带宽通常只有15 MHz左右。如果这种带宽对测量不够,那么最好使用无源2X探头。 事实证明,在这种应用中,2X探头是正确的选择。看一下图1中的波形。黄色轨迹是10X探头,它调整到每格10 mV的最低垂直设置;蓝色波形是2X探头。可以把2X探头调节到每格2 mV的最低垂直设置。由于电源输出会产生3 mV纹波的信号,因此很明显,10X衰减的探头不太适合这种测量。 图1. 使用2X探头(蓝色轨迹)和10X探头(黄色轨迹)测量3.3 V电源。 |
|
|
|
差分测量
上面讨论的纹波测量,只是电源设计和调试中能够安全高效地使用单端(参考地电平)探头的诸多应用中的一种。但许多功能转换测量要在浮动环境中完成,这些应用中是不能参考地电平的。 图2指明了没有绑到接地,要求差分测量技术的多种常见的功率转换测量:
图2. 推/拉功率转换器上的部分差分测量点。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执行差分测量,包括:
一种常用技术是使用两只单端探头,每只探头的地线接地,并在被测元件的两侧尖端,如图3所示。然后把示波器设置成显示通道1和通道2之差。这有时称为 “A-B”,它使用示波器中的数学运算来显示两条通道的电压差。在需要进行差分测量,但没有合适的测试设备时,工程师有时会使用这种技术。 图3. 使用两只单端探头进行准差分测量。 这种方法有几个问题。只有在探头和示波器通道非常匹配时(包括增益、偏置、延迟和频响),这种方法才会得到很好的测量结果。该方法不能提供非常好的共模抑制(清除两个输入共有信号的任何AC部分或DC部分)。此外,如果两个信号没有正确定标,可能会出现示波器输入过载的情况,得到错误测量结果。 |
|
|
|
使用浮动输入
我们也可以使用“浮动”示波器。这些示波器的每条输入通道在电气上与机箱接地隔离,然后示波器使用电池供电。示波器机箱到接地的寄生电容也非常低。浮动示波器的这些隔离特点,可以使用一只绝缘的无源探头来进行差分测量。这些仪器非常方便,使用简便,效果好。但是,差分电压探头的电容较低,要求高度平衡。 匹配的差分探头 为获得最好的测量精度,使用技术指标与测量任务相匹配的差分探头通常是最佳的选择。差分探头是有源器件。它们在探头尖端有一个专门设计的差分放大器,只测量经过两个测试点的电压,而不管任一测试点和接地之间的电位是多少,这就大大简化了探测任务,消除了某些可能的误差来源。另外,由于它们只测量差分电压,因此它们还可以忽略并清除可能存在的共模AC摆幅或DC偏置电压。 由于被测器件(DUT)不同部分的测量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因此必须审慎地选择探头。在图4所示的实例中,手边的任务是测量被测电源MOSFET开关器件的开机损耗、关机损耗以及传导损耗。图4是带有测量点TP1和TP2的MOSFET的简化示意图。 图4. 带有多个测试点的MOSFET的简化示意图。 被测器件是一种“通用”电源,设计为从世界各国的AC线路(或“市电”)电压供电。仅此一项,就给工程师的测试要求及测试设备提出了多项要求:
小结 选择最好的探头与应用关系密切,因此必须了解应用的测量要求,确保探头与工作完全适应。对许多功率电子测量来说,差分探头是一个明确的选择,特别是没有参考地电平的测量。对参考地电平的测量,单端探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注意不要使用10X探头,以免过度衰减小信号。对低压信号,如纹波,最好使用1X探头或2X探头。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请问下图大疆lightbridge2遥控器主板电源芯片型号是什么?
4440 浏览 1 评论
使用常见的二极管、三极管和mos做MCU和模组的电平转换电路,但是模组和MCU无法正常通信,为什么?
311浏览 2评论
为了提高USIM卡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电路设计中须注意的点有哪些?
296浏览 2评论
311浏览 2评论
310浏览 2评论
352浏览 2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1-22 13:00 , Processed in 0.840388 second(s), Total 83, Slave 66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