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栖霞警方科技强警解决郊区治安难题 国内首个在逃人员布控指纹认证系统、省内第一个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南京栖霞公安分局拿到了不少这样的国内省内第一,而且全跟高技术含量的科技强警有关。 “我们是被‘逼’着走上科技强警这条路的,现在,栖霞的公安民警和辖区群众,都在享受着科技强警带来的高效与便捷。”栖霞公安分局局长胡宝林说。 这一切,都源于一场有关“车轮时间”的讨论。 “车轮时间”逼出科技强警路 栖霞区地处城郊,面积大。对负责一方平安的栖霞公安分局来说,这样的区域特点,“车轮时间”成为必须面对的难题。 何谓“车轮时间”?从栖霞公安分局到市公安局开一次会,来回在路上要花掉1个多小时;全区11个派出所,到分局开一次会来回也要1个多小时,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车轮上。而随着仙林大学城、龙潭深水港的建设,人财物的流动又带来了一系列治安新问题,仅有400余名民警的栖霞公安分局警力严重不足。因此通过视频监控来完成这个难题。 栖霞警方从节省“车轮时间”入手,投巨资科技强警,建立视频会议监控系统,让派出所民警不再疲于往返。同时尽量压缩各种行政和招待开支,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在科技强警这个刀刃上。 2003年11月18日,栖霞分局在全省首先建成了四级视频会议系统。分局领导随时可以和11个派出所所长通过大屏幕进行交流,解决了基层干警多年来奔波开会的难题。 “既然可以面对面开会,为什么不能面对面指挥?”受此启发,一场警务指挥模式的“扁平化”变革在栖霞公安分局展开。 这套扁平化指挥系统由情报信息研判中心、GPS巡逻车定位系统、流动警务站等8大分系统构成,一旦发生重大警情,公安局长通过视频能够直接调动街面民警,快速、稳妥予以处置。2007年,这套系统被市公安局作为“栖霞模式”向全市推广。 科技强警惠及百姓 科技强警的思路一旦打开,栖霞警方开始全方位围着“科技”转动。随着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提高,刑侦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04年8月,栖霞公安分局建成了全国首家在逃人员布控指纹认证系统,提高了各派出所对嫌疑人的盘查质量和效率。 作为辖区的群众,也深深体会到了科技强警带来的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以往迁户口需要在迁出地和迁入地之间来回跑的监控,如今只需通过网上“一站式”的迁移,即可直接到迁入地派出所办理。此外,2007年以来,栖霞分局为群众提供网上咨询服务18732次,为社会和群众提供人口等信息查询61746次。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肯定,群众对公安的满意率连续数年在全区各部门名列前茅。 2007年、2008年,栖霞公安分局连续两年被省公安厅命名为“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这其中,科技在执法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早在2003年2月,栖霞分局就在全市各分县局中首建“栖霞公安法制网”,让网络监督指导民警执法。 依靠科技强警,栖霞公安分局走出了一条郊区公安保平安的独特道路。
发布
电子发烧友网
电子发烧友论坛
查看 »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粤ICP备14022951号 )
GMT+8, 2023-1-30 12:06 , Processed in 0.519282 second(s), Total 86, Slave 72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