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硬件工程师“流派”之争:开发实战派VS 开发理论派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资深硬件工程师,四十多岁了。那个年代的大学生,理论功底非常扎实,各个电路参数计算的头头是道,但是做出来的产品就是不行。例如做了一个滤波器,在实验室测试效果非常不错,但上了产线批量生产的时候,一致性就不好了。再有用三极管搭了一个FM放大电路,也是小批量测试效果好,大批量量产的时候有一小部分就不行了。 再拿现在流行的主动降噪耳机举个例子,实验室数据都很好,很容易做到35dB的降噪深度,在科研院所里做到40dB以上都不是问题。但是在产线上就不一样了,受限于音腔密封性的差异、麦克风的灵敏度差异、外壳生产公差、焊接阻抗差异等等,有些能到35dB有些只能到25dB,品质分布范围很广。 做产品的,和做科研的,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批量性问题。最近iphone X频繁爆出产能不足的问题,近期富士康的iphone X只有每天2万台,连预期产能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核心就是原深感摄像头的一致性不好。再看三星吃了大亏的电池起火问题,实际发生概率只有百万分之几。 因此对于实战派而言,自己设计电路的能力不是最重要的、追求性能的极限也不是最重要的。稳定、可靠、可批量化生产、不出大概率问题也不出小概率问题,这才是王道。绝非理论派的实验室小打小闹的做法。工程师不是科学家,做产品不是搞科研。 从稳定性的角度来讲,已经发布的芯片,都是经过了各种严苛的测试的,一颗出货量超过千万PCS的芯片,一定比工程师自己搭的电路更安全、更稳定。对于应用工程师来讲,理解这些元器件,合理的用好这些元器件,比自己全新设计一组电路更有价值。 一般来讲我们所指的硬件工程师都是做产品的,是实现产品批量生产的,理论派的工程师多数在学校里或者科研院所里,所以我们可能没有像他们那样高的科研创新能力,但是我们一定要具有工匠精神,将自己的产品做到极致的稳定。 |
|
相关推荐
8 个讨论
|
|
顶你,产业化不容易
|
|
|
|
|
|
经验通过时间可以积累,理论知识不是时间的问题
|
|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3055 浏览 3 评论
1528 浏览 3 评论
4669 浏览 1 评论
2017 浏览 1 评论
3269 浏览 2 评论
516浏览 1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1-25 15:01 , Processed in 1.809587 second(s), Total 61, Slave 49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