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帖  
  • 此外,Li9Al4提供的三维骨架结构有利于降低局部电流密度,为容纳锂离子提供足够的空间,缓解体积膨胀效应,从而提高充放电循环中的电极稳定性。同时,DFT计算证实,Li9Al4和Li-Mg固溶体对于镀锂具有更强的亲锂性,有...
    0
    877次阅读
    0条评论
  • 但是,二氧化钒材料的可见光透过率较低,红外热能的调控也同步减弱,能源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受到材料物理特性的制约。...
    0
    557次阅读
    0条评论
  • 1.1稳态极化曲线浸在电解液中的金属(即电极)具有一定的电极电位。当外电流通过此电极时,电极电位发生变化。电极为阳极时,电位移向正方;为阴极时移向负力。这种电极电位的变化称为极化。当外电流密度为i时,...
    0
    811次阅读
    0条评论
  • 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极片设计参数主要包括活性物质负载、孔隙率、厚度以及活性物质、粘合剂和导电添加剂之间的比例。在电极配方方面,文献已经报道了很多,比如石墨-LFP体系,就有40多种配方,活性材料的比例从60%到95%,粘...
    0
    1789次阅读
    0条评论
  • 荷电状态可定义为电池中可用电能的状态,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因为可用电能会因充放电电流,温度及老化现象而有不同,所以荷电状态的定义也区分为两种:绝对荷电状态(Absolute State-Of-Charge;ASOC)及相...
    0
    2088次阅读
    0条评论
  • 随着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增加以及国家补贴的逐渐降低,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极材料也从最初的NCM111向NCM523、NCM622,甚至是NCM811、NCA逐渐过渡...
    0
    1332次阅读
    0条评论
  • 锂电成本构成 锂电材料处于整个锂电池产业链的上游,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四大材料组成。其中正极材料占成本构成40%以上,居首位。...
    0
    1898次阅读
    0条评论
  • 近日,厦门大学杨勇教授课题组等人首先应用电化学原位质谱法(OMS)将LiH的演化与气体形成相关联,证明乙烯是整个循环过程中主要的连续形成的气体物种。使用质谱滴定(MST)技术结合13C和2H同位素示踪法...
    0
    1147次阅读
    0条评论
  • 现有的原子层沉积技术氮掺杂过程需要在氮气等离子体的高温条件下进行,但是高温环境下的薄膜生长会引起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的相变和分解。虽然有研究指出低温条件下在氨气环境中可以实现氮掺杂的原子层沉积,但是同时会显著增加氨气尾气处...
    0
    1018次阅读
    0条评论
  • 待测样品在(1+1)HCl溶液加热的条件下溶解,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标准曲线法测出待测样品中铁含量的浓度。...
    0
    4046次阅读
    0条评论
  • 【研究背景】近年来,固态锂金属电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因具有良好的界面兼容性,被认为是易于实现实际应用的固态电解质。然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和应用仍面临巨...
    0
    1554次阅读
    0条评论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新一代光伏技术,受到研究者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但其稳定性问题阻碍了商业化应用。当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提升策略仍来自于单一实验经验,缺乏基于大数据的宏观统计结论。由于钙钛矿复杂的降解...
    0
    1496次阅读
    0条评论
  • 在锂电池中,隔膜可进行离子导电而不能进行电子导电,能将正、负极材料隔离开来,防止正、负极材料的接触短路,同时,会影响Li+在正、负极材料之间的传输,进而影响材料的循环及倍率性能。...
    0
    3053次阅读
    0条评论
  • 当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术界和工业界对全固态电池的应用寄以厚望。其中以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为电极间离子输运载体的全固态电池,具有高热力学稳定性和较低内阻,有望在提供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保证安全性,成为了下一代电...
    0
    1969次阅读
    0条评论
  • 本工作中,为了研究引起三元锂离子电池发生容量跳水的原因,对三元锂离子电池进行了加速循环老化,通过分析其放电容量、放电容量−电压随循环次数变化曲线、单体电池外部形貌特征,研究其外部性能特征;使用气相色谱仪,检测电池跳水后的...
    0
    2208次阅读
    0条评论
ta 的专栏

成就与认可

  • 获得 197 次赞同

    获得 0 次收藏

谁来看过他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6 下一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