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测量技术
直播中

施超

6年用户 1776经验值
擅长:测量仪表
私信 关注
[资料]

多媒体技术在《RLC串联谐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挂图、示教板、幻灯片、录像带等曾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手段创新。因此,除了教师要提高教学讲课艺术水平,精炼教学内容之外,还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其快捷、简便、明了的特点替代一些耗时的板书和作图,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完成每课时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还可以扩充一些现代的科学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发挥着积极作用,且能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作者结合多年的电工基础教学尝试,将《RLC串联谐振》这节内容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剪切音乐片头,引入谐振

应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可以通过直观而形象的音频、视频展示出来。在无线电收音机的调频技术中,“调谐”二字可通过声情并茂的电台片头展示得淋漓尽致。在原理图中标出e1、e2、e3,分别为来自中央江苏泰州3个不同电台不同频率的电动势信号。鼠标分别点击e1、e2、e3三处,随着调谐电容大小模拟变化,会传送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音乐之声、泰州交通广播电台的片头音乐,同学们能清晰地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频106.1兆赫,中波639千赫中国之声节目现在开始……生动而形象的片头,刺激学生的注意力。

继而提出问题:为什么能收听到各个电台的节目?为什么不会同时听到两个乃至更多的电台混合信号?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收音机“选台”这一深奥理论清晰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制作flash动画

制作形象逼真的串联谐振动画,观察当电源频率逐渐由小变大时,发现小灯泡逐渐由暗变亮。当达到某一频率时,小灯泡最亮,当频率继续增加时,又会发现小灯泡又慢慢由亮变暗。生动形象的旋钮调节和与之对应的灯泡亮度变化不仅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而且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方便。而传统的演示实验,电感、电容参数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之后再根据实验室的元器件提供情况去做实验。而且在一般情况下所得的实验现象也不太明显,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动画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了其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运用仿真软件Multisim

操作谐振实验时,单击桌面上的图标,进入软件页面,合理选择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连接实验图,按开关键电路即可运行起来。学生可以在屏幕上观看电流流经不同电容和电感时电流大小的变化,将课本中不动的图形变为流动的画面,遵循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填写表格。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软件上的参数,边操作边观察,这样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和被动交互性,通过计算机实现传统实验教学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方式,实现了每节课教学目标的最大化。


四、采用超链接技术

除完成每课时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可以补充一些现代的科学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发挥着积极作用,能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真正达到时间短、内容精、效果好。如在讲述串联谐振技术的应用问题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视频展示串联谐振技术广泛应用在感应加热、逆变焊机等高频逆变器中,能实现主开关管的ZCS或ZVS,有效提高功率因素,实现大功率输出。在臭氧发生器、材料表面处理及污水净化中应用的图片、视频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拓宽他们的视野,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且还能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时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很好地解决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时间增加而总课时相对减少的矛盾,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真正达到时间短、内容精、效果好。同学们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思维活跃,态度积极,不但很好地接受了课本知识,而且在课本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地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在自然的教与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更多回帖

发帖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