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c MLC
本帖最后由 一只耳朵怪 于 2018-6-21 16:49 编辑
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 flash结构。其内部采用非线性宏单元模式,从而降低每个位(bit)的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性能。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存储口轻松升级。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与技术推进。目前NAND Flash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信息产品及工业医疗领域。NAND Flash已经是电子产品在高密度数据储存设备中的最优解决方案。 NAND Flash的基本存储单元是页(Page),NAND Flash的页就类似硬盘的扇区,硬盘的1个扇区也为512字节。每页的有效容量是512字节的倍数。所谓的有效容量是指用于数据存储的部分,实际上还要加上16字节的校验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在闪存厂商的技术资料当中看到(512+16)Byte的表示方式。NAND是以块为单位进行擦除操作。闪存的写入操作必须在空白区域进行,如果目标区域已经有数据,必须先擦除后写入,因此擦除操作是闪存的基本操作。一般每个块包含32个512字节的页,容量16KB;而大容量闪存采用2KB页时,则每个块包含64个页,容量128KB。
SLC、MLC和TLC的差别
SLC(Single Level Cell;SLC)即单层式储存,主要由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海力士(Hynix)、美光(Micron)、东芝(Toshiba)等公司生产。SLC技术特点是在浮置闸极与源极之中的氧化薄膜更薄,在写入数据时通过对浮置闸极的电荷加电压,然后透过源极,即可将所储存的电荷消除,透过这样的方式,便可储存1个信息单元,这种技术能提供快速的程序编程与读取,不过此技术受限于硅效率(Silicon efficiency)的问题,必须要由较先进的流程强化技术(Process enhancements),才能向上提升SLC制程技术。MLC(Multi-Level Cell;MLC)即多层式储存。主要由东芝、三星生产销售。MLC是英特尔(Intel)在1997年9月最先开发成功,其作用是将两个单位的信息存入1个Floating Gate(Flash Memory存储单元中存放电荷的部分),然后利用不同电位(Level)的电荷,透过储存的电压控制精准读写。MLC通过使用大量的电压等级,每个单元储存两位数据,数据密度比较大。SLC架构是0和1两个值,而MLC架构可以1次储存4个以上的值,因此,MLC架构可以有比较好的储存密度。TLC(Trinary-Level Cell;TLC),即3bit/cell,也就是1个内存储存单元可存放3个位。TLC速度慢,寿命短,但成本低,价格也较便宜,有500~1,000次擦写寿命。TLC一直到2009年才开发出来,到2010年第1季东芝才开始销售,三星则到2010年3月才开始销售,目前制程技术还在持续改进中。NAND Flash技术不断演进,价格不断下降中。目前由于成本的进一步下探,使用TLC规格的SSD(固态硬盘)已经开始大规模取代传统硬盘成为PC市场的最佳选择方案。
更多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