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大二下学期,一个冬天,我开始自学单片机,慢慢进入痴迷的状态。
期末将至,学习的热忱更加高涨。我打算把我的假期投入到单片机的学 习中去。 全身心地投入到单片机的世界里,每天被一个个调试中的难题搞得 焦头烂额,水平是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的。同时对于编程语 言的学习也进入了狂热状态,有时在吃饭的时候也会想一些编程上的问 题,或是掏出本子看看别人写的例程。在别人看来,我是一个木讷的人, 整天就知道想事情,不太多说话,而我却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之中,有自 己的思想,感觉每天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也是为以后的实战作了一个 知识上的储备。 水平在慢慢的提高,然而如果只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不会有大的长 进。我现在只是觉得事情真的有一个机遇的问题。那天我正在看计算机 方面的资料,盛中华看到后很惊讶,他没想到六系会有人在自学单片机, 算是志同道合,就开始一起学习。水平从此开始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告 别了单枪匹马的日子。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从同学口中听说了ACM一词,当时我还以为是 什么算法。后来才知道是“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当天晚上我们找 来系里编程不错的几个同学,一共是六个人,开始商量参加ACM大赛。 ACM是大学生程序设计的顶级赛事,从此我们开始成为一个团队,在老 师的指导下开始登陆各大学的ACM网站,大量地练题,为的是第一次参 加ACM中国赛区的比赛得到好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提高编程的水平,那个暑假我们没有回家,一个教室, 一块黑板,几台笔记本,搭建起了一个临时的ACM实验室。大家为一道 道的题目冥思苦想,又在享受着解题后的那种快乐。后来比赛的日子近 了,我们在中国ACM三大赛区都报了名,紧接着就是一轮轮的比赛。比 赛的形式是网络比赛,由于我们自己还没有实验室,所以比赛场地又是 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就要说到我们的SUNWISE实验室,这里算是我们的家了, 全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来过这个实验室。也因为这个实验室和ACM我们 六个人才能一直团结在一起,直到今天。SUNWISE是一个协会,但又不 同于其它协会,在工程训练中心和我们的共同建设之下,它成为一个综 合性,跨学科,独一无二的组织。软件,网络,机械,电子等几个部, 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这个实验室让我认识了很多人,每个系都有我的朋友,感觉我不再 孤单,有一大帮人来和我一起学习,我也会无私地把我的学习成果给大 家,让大家一起研究,一起进步。 大三上学期正值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这又是一次机遇,让我 认识了郭天祥,一个很有魄力的人。而且有一种巧合,我们俩的女友都 在长江大学,这也增进我们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电子大赛是要一连比赛四天四夜的,所以有的选手干脆拿了被子 来,在实验室吃住。我相信我们能努力到最后的。 他们俩(郭天祥,杜勉珂)负责电路设计和控制,我负责人机界面 设计。在设计中需要双单片机来实现对液晶显示器,键盘,打印机的驱 动,还要负责与后面电路部分的数据通信(最重要的部分)。四天四夜 的连续战斗,我们一直保持高昂的斗志。我连续近百个小时盯着电脑屏 幕,编写我最庞大的驱动程序。永远忘不了的是,在后面电路与人机介 面进行接口时,通信出现了故障,这意味着两个部分不能连到一起。后 台主控单元不能正常工作,原因不知出在什么地方。我真正地感觉到, 比赛不只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一场心理战,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用 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呢。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在平静的心态 下,都不一定能做出来,如果心急的话,就更不可能做出来了!!”我 想我的这些经验不仅适用于比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是同样受用 的。 比赛结束我们的作品要拿到哈工大测试,也许也有运气的因素,我 们测试的时候,一开机输出了几个数据,核心部分就莫名其妙地被烧毁 了,只留下了一盘残局。 其实成败只是一时,经验却是受用终身的。 经过了四天的奋斗,走出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之后,和一起 比赛的许多同学都成为了朋友,现在还有所交往。也许我给大家的印象 就是爱干活,肯吃苦,所以马上又进入了另一个比赛之中(“枭龙杯”空 中机器人大赛),开始开发飞行器控制系统。每天泡在21号楼的4楼实 验室,有几台电脑和一把躺椅作伴,生活单调,不过也很充实,每天都 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觉得人在实战之中才能长大, 只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真正知道知识的可贵。 又是一个个白天,黑夜…… 经过一次次地调试,飞行器日渐成熟,经常驱车跑到很远的地方去 试飞,为了远离市区,我们借用了军方的靶场来试飞,看着飞行器在天 空翱翔,飞出各种动作的时候,我们为它而由衷的高兴,这里面有多少 人的心血啊。同时也认识了军方的一些人,也多次受到他们的招待,感 觉就是军方的招待员真的很有意思,呵呵。 比赛日益临近,我们开始最后的调试,还记得那是临行前一天的晚 上,老师和教练把所有的东西装箱,我知道对整套系统最后的考验来临 了。希望它能发挥正常。 在成都比了几天,那天捷报传来,我们的心中激动不已,几个月的 努力终于得了回报,我更加坚信那句话“真心付出,必有所得!”,这也 将成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其实,那个时候我真的很想随比赛一同出去,想的是可以去看看女 友,我能安心调试也有她的因素,但因为人数和经费的限制没有去成, 只有郭天祥一个人随老师和教练同去。他去看了他女友,也代我向女友 问了好,也替我买了礼物给她。 我现在只感觉我把时间大部分放到了比赛和研究上,却冷落了她, 真的欠她很多。我能做的只有定期的给她打打电话,问候一下。有的时 候被事情搞得很烦,而在电话里面对她的时候我还是会平心静气,那段 时间心里真的是很矛盾,生活也变得很糟糕。现在心里的事情很多很乱, 牵扯的事由也很多,心情也烦乱,在和她的谈话中,会流露出些许,也 许是我变了吧,一方面得到了很多,一方面就会有所失去。 我感觉有一句话说的很对,那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做完了飞 行器,我回到了系里,又回到了我的ACM集体。 这个时候ACM已不仅在我们之间流行,它如一阵微风,轻拂着我们 的校园。一条条写着“Program your world!!!”的红色横幅,映入眼帘, 让ACM大赛开始成为人们口中谈论的话题。 经过了半年多的准备,在ACM竞赛自动裁判系统在我们手下应运而 生之际,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盼望的HEU CPC(哈尔滨工程大学程序 设计竞赛)终于拉开了帷幕。我和我的队友作为ACM的主力队员也参加 了这次的比赛。在宣布比赛开始的那一刻,我仿佛又找到了在中国赛区 比赛时的那种感觉,凭着昔日解题的经验,从简单的小题入手,在不到 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连破数题,一直位于诸队之首。在接下来的三个 小时里我们联手攻克剩下的难题,又解出两题。而在我们要上交最后一 题时,自动裁判系统系统宣布比赛结束,我落后了几秒钟,最后只能位 居第二。 ACM真的是实力和策略的较量,这里面蕴涵了很多人生的道理,我 所领悟到的最重要的就是“肯拼才会赢”!! 我们仍会像从前一样,团结在一起,为了ACM能够走得更远而努力。 到目前为止,我们举办了系赛、校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让ACM走向 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当然这也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这一连串的比赛下来,我的确有些疲惫了。可这时正值两年一度的 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大赛(Intel杯,Intel公司主办)。为了系里, 我还是参加了。 我在想,做自己爱做的东西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但如果在这些事 情上加了"任务"两个字的话,自己肩上的担子就变得更重了。比赛就 是这样一件事,如同一场残酷的游戏,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游 戏结局的时候,那种空气是很让人窒息的。尤其是到最后的关键时刻, 成功与失败就在这一刻揭晓,感觉身上的担子真的是很重啊。 时间依然在不停飞逝,过去已成历史,末来仍是末知,我能把握的 只有现在,让我作一个无悔的自我。 火车缓缓驶离了哈尔滨站,我们一行开始了奔赴上海的征程…… 在经过了历时半年的不懈努力后,7月12日,进行了Intel杯作品 的最后联合调试,在确认所有模块及中央控制系统工作正常后,整套 系统正式装箱,准备13日和我们一同向着此次嵌入式大赛的赛场---- 上海交大出发。 在出发前的半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有离开过21号楼,白天和队 友一同在实验室进行模块设计和系统测试,晚上常常是在一个小屋里 分析白天记录下来的各种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 哈尔滨夏季的夜晚是最惬意的,四周一片静寂。没有白天的那种 嘈杂的环境,没有困扰不休的那些琐事,也没有纠缠不清的那层人际 关系。仿佛我正处在另一个时空,一切时间任由我来支配。这个时候 我喜欢把音乐打开,这样就不会觉得困倦,也能让我思路更清晰。这 样的夜晚时间过得很快,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窗外就已经泛出了 鱼肚皮。这时才会想起该休息了,才会拼几个凳子为床,然后很快就 进入了梦乡。 现在想起那一个个夜晚还很神往,紧张而又自由,尤其还有音 乐,虽辛苦却是一种享受。我失去她以后,一直是这样独处,唯有那 些静夜洗去心中的忧思,却成就了一种斗志。 12号晚上我回到了寝室,半个月没有回来,我估计室友已经把我 忘记了。 13号上午清点了所有的物品,包括作品、备件、工具等等。在与 领导道别之后,随同八系的另一支代表队驱车来到了哈尔滨站,12: 我的大学 20正点奔赴上海。 一天多的时间在火车上渡过…… 14日晚七点我们终于到达了上海。因为老师与上海方面的同事早 有联系,所以我们一下火车,就坐上了汽车,直向闵行区驶去。只听 人说上海很大,直到现在走进了这座城市才真正感觉到它规模之大。 车行两个多小时,大约九点的时候,终于到了闵行区。车驶入上海交 大校园,一路打听最后来到了招待所,却被告知15日起才能办理相关 手续。于是,我们只好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家旅馆,暂住了下来。 其实一路我并不担心饮食起居,我担心的是这一路颠簸,我们的 作品能否承受的住,这也是对作品的稳定性的一大考验。在八系的时 候,我记得付教授曾经说过:“在学校调试出来的功能在现场不一定好 使,在学校没有调试出来的功能到了现场更不可能实现。”这句话说明 了学生作品的稳定性还需要提高,因此在研制和调试的过程中,我一 再强调系统稳定性。举一个比较细节的例子,也比较夸张,在一个子 系统的电路板上,为了防止焊接的可靠性,每一条导线都设有三个焊 点,这样就可以把导线牢牢地固定在相应位置,就算故意拽都拽不 开,可谓用心良苦。这样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系统的稳定 性,所以各个模块到现在为止,尽管已经经历了多次演示和测试,仍 然可以正常工作。 我走进了旅馆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各个模块进行简单地测试。队友 说先休息,明天再干活。我还是支持先测试一下,这样我才能安心睡 觉。最重要的是数据链路,这也是我最关心的一个部分,因为它是最 容易出问题的。整个系统完全是通过GSM无线网络(就是我们平时用的 短信网络)进行联接的,由于哈尔滨和上海的地域差异,GSM网络的情 况也不尽相同。于是我拉出天线,打开电源,在信号指示灯急促闪烁 了几下之后,开始进入缓慢闪烁的状态,这初步说明模块已经登陆了 当地的GSM网络。模块初始化完毕之后,开始自检,如果成功会通过短 信向我的手机报告。这时,我手机的短信铃声响了,接到的内容是 “System Start!!!”,这说明模块一切正常。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安心 地休息,准备明天对整个系统的测试和维护。 上海的夜晚很闷热,空气里水分比较多,在上海的第一个晚上就 这样过去了…… 我们还在睡梦之中,老师敲响了我们的房门,我一看表已经七点 半了,于是急忙起床,洗漱完毕之后,随同大家一起吃过了早饭,就 坐车再次来到交大。交大把我们安排在东31号宿舍楼,于是我们马上 驱车来到了这里。一阵忙活之后,我们所在的宿舍顿时成为了一个临 时的实验室。 接下来就是进行正式的现场调试了。主要的调试内容包括流媒体 服务器、远程无线视频、中央控制平台、车辆防盗模块、人身跟踪模 块、家庭信息终端(后三个模块均由我设计和研制,因此由我来负责 调试)。 现场测试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获取上海交大的校园的GPS全球 定位信息,这样才能在中央控制平台的电子地图上准确进行位置标 定。要校准一个座标系统,起码要知道知道三个GPS座标,为了更加准 确,就需要实际测量当地的地理座标。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首先在校园地图上标记了四个待测点,然后我就一手拿着地图,一手 捧着自制的GPS测量仪,开始按照地图寻找这四个待测点。这活并不轻 松,也绝非是在校园里散步。交大的校园之大我算是领教到了,由于 天公不作美,天气阴沉沉的,严重影响了GPS信号的强度,跑了一下 午,才标定了三个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四个待测点的GPS座标终于测了,没过多久, 中央控制平台的座标正确校准了,并已能标定我们的准确位置了。 第一天的调试工作到此为止,总体上还算顺利。 对于第二天的测试我们进行了分工,我专门调试三个模块,他们 负责其它部分的测试。 由于三个模块都采用了新型CPU,所以不论测试还是更改内部程序 都很方便。另外,为了便于现场调试,我在设计的时候都预留了调试 接口,从而使进度加快了许多。最后却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 就是人身跟踪模块的电池内部智能控制电路对电池自身进行了保护, 功率无法输出,需要用高压进行激活。我利用专用智能充电器对它进 行了长时间的充电,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紧接着,一个问题又来 了,车辆防盗模块为了判断车辆状态,需要有一个座标差值计算,这 与实际座标有关,于是我重操旧业,在楼下拿着GPS测量仪来回的走, 来标定100米对应的GPS座标差值是多少。 接下来的两天,主要是对系统的维护和对答辩材料的准备,比赛 不光要看作品作得怎样,还要看答辩的水平。 19日上午正式轮到我们了,我们提前把作品布置好,等待九点正 式入场。由于系统需要实际的GPS座标,但现场的屏蔽效果太明显,导 致GPS信号强度极弱。于是,在现场老师的带领下,我爬上了天台,把 GSP天线吸附于最高的金属物,这样能够增强GPS信号强度。接通电源 五分钟后,模块顺利建立了与卫星的联接,获取了现场的GPS座标,并 成功通过GSM网络将座标传回了中央控制平台。在作完了这些工作之 后,我急忙回到了演示现场,开始进行作品答辩。 接着就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现场演示。我把室内模块电源打 开,首先演示中央广播功能,就是中央向家庭信息终端通过短信息发 送广播信息,在终端上进行显示。当初这部分功能在研制的过程中遇 到了很多难题,最大的难题就是短信编码,只要编错一位,短信就不 可能发出去,或是错误的;其次就是对于接到的短信的解码,由于我 们的系统硬件不支持Unicode(国际通用编码方式)编码,而现行短信 息的中文传输是基于Unicode的,所以我对现行短信编码进行灵活的变 动,也就是利用现行短消息为载体来传送GB2312码(汉字国标码)。 在中央平台发出信息之后,终端上却没有显示。经过评委同议, 我们在演示现场进行了简单的排错,最终排除了故障。接着后面的各 项测试都很顺利,比赛现场的方位也进行了准确的标定。 在演示了最后一个测试项目之后,整个演示过程全部完成了,在 大厅休息了片刻后,我们便乘车回到了住处。 我们为Intel杯极力奋斗过,并成功地进行了演示。我们扪心自 问,毫无惭愧。而对于赛场上的一些其它的力量的操控,我们却无能 为力。(个别评委的不公平行为) 我们又在上海暂住了两天,南京步行街、黄浦江、东方明珠塔等 等,这些以前传说中的名字,现在就在我的眼前了。 我们买了22日的车票,有几个同学回家或是有事所以回去的路上 不能同行,我原本也想直接回哈尔滨,不想回家。但得知母亲近日身 体有所不适,于是还是决定在北京下车,回家看看。 在家呆了些日子,待母亲身体有所好转,我便早早回到了学校,料理 比赛的一些善后工作。同时也开始承接几个新的项目。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仍然是忙忙碌碌。现在刚开学不久,不论 怎样,时间还是不停地向前飞奔。 在Intel杯中我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我更加成 熟,作事也更加沉着,想得也更加全面。我将所学用到了此次五四科 技作品展中,得到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想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我坚 信这条真理。 我现在正在努力向更高层次迈进,争取保送研究生,进一步提高 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加深对计算机系统的研究。 现在我一心想学到更多的东西,让我继续努力,我们大家一起来 努力,一起提高我们的创造力,一起走进计算机系统的大门,这里有 最美丽世界。 公示出来了,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个性化保研之路是通向研究生大门的又一溪径。 可以说,高中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在这一时期,我的学习成绩 有了骤然飞跃(也认识了我最心爱的女孩,但现在却不在身边),奇 怪地是我竟然开始觉得老师上课的进程有些慢了,同一个问题要讲好 几遍。(也许这种感觉有些狂妄了,我只是不再习惯于老师手把手地 教授。)所以那个时候什么东西都喜欢自学。每天只管学自己的,作 业也从来没有交过。却感觉到知识真正装进脑子里了。也许由于长期 的这种学习方式,我也慢慢养成了看似叛逆不羁的心理。 初入大学,面对匿大一个校园有些茫然,不知要学些什么,于是 回归课堂,算是为以后奠定一个基础。其实,大一的时候我是一个名 符其实的磕睡虫,每节课听不到十分钟就困得不行了。所以学习效率 极低。当然那个时候不会考虑学到的知识有什么实际用途,因为还不 涉及找工作和作项目。但学习单纯是为了考试,感觉生活很无聊。我 知道我为何上课总觉得困,就是因为我对它不感兴趣。于是,我开始 着手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借了一堆C++的书,打算苦学习C++。学了一阵子后,我才发现 这种东西不是像理论课一样,背过了就行的,要掌握它是需要长时间 的实践的。于是,我买了一张C++的安装盘,因为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自 己的电脑,所以一有时间我就去图书馆三楼的电子阅览室找一台机器 来练习。刚开始那里的机器还是免费的,后来改成5角一个小时,因为 有的时候我在那一坐就是一天,所以这个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考虑到有必要给自已配一台电脑,只好向家里要钱。大二上学期我有 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从此我的实践能力有了极速地提高。 我的笔记本配置不是很高,但却是我学习上的好帮手。它陪伴我 经历了众多比赛,尤其是在作Intel杯的日子里,在最后的关头,跟随 我连续工作了五天。所以,建议学计算机的同学,如果不是单纯为了 游戏,而是为了学习,最好早些配一台适合自己的电脑,对自己的进 步是大有好处的。上课学到的知识和实际技能有很大的距离,这就是 导致很多人学习虽然很好,但在实践能力上却非常欠缺。学习好也许 只说明一个人作事执著认真,但有时候光有这种精神是不行的。在工 程训练的时候我指导过一个同学作电子钟,其实所涉及的东西都是学 过的,但她就是作不出来。主要是她只迷信书本上的东西,不知灵活 运用。不会自己查资料,不会自己写程序,我想BAIDU她一定会用,C 语言她一定学过,但还是不会作,这是什么原因呢?所以告诫同学 们,学习非常重要,但实践更重要,因为我们不是为理论而活,养活 我们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其实实践和学习并不矛盾,我虽喜欢实 践但我也很重成绩,希望大家不要走极端,只要实践不讲学习也是不 对的。) 其实学习C+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现在仍然在学习它,只因为 它真的是博大精深。后来我又喜欢上了网络(绝非是网游!),开始 学习相关的技术,比如ASP.NET、JAVASCRIPT等。其实C++也有网络部 分的编程,所以和这些东西是相通的,最后这些知识技能就融汇在一 起,成为一个整体(我现在就正在作一个比较大的项目,就用到C++网 络部分的一些东西,我想我如果没有前期的学习,项目的这部分工作 我作起来是有困难的。)。另外,我还学习了一些零碎的东西,只是 因为片刻的兴趣。我想大家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小的抱负或小的兴趣, 比如立志学习JAVA、CPU等。但估计大多数人都是三分热情,坚持不了 多久。所以说,学习其实很简单,难点在于坚持不解。 对于嵌入式系统(手机就是典型的嵌入式产品)的热衷原于当初 的一个念头,只是无意间听人在谈论单芯片计算机,于是我开始对它 产生了兴趣。也许这只是我众多小兴趣中的一个,只想浅浅地了解一 下,但以后的一系列事情让我决定把大学剩余的时间全放在它上面。 先是电子大赛国赛,然后是枭龙杯、英特尔杯。尤其是后两个比赛, 让我花了足足一年半的时间,在这一年半里我每天都泡在这些东西 上,而且一直保持狂热,每天都处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状态。我开始习惯了这种生活,非常艰苦,却乐此不疲。大多数时 候我失去了时间的概念,四五点睡觉是很平常的事,就是到现在我仍 然是很晚才睡,所以有的时候我在怀疑我是不是处于某种病态之中, 感觉生活方式变了。 有很多人说我的思维方式和别人不一样,也被同学称为我们班的 一大怪人。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化”,我不知道“个性化”这个词是褒 义还是贬义。只是有一种脱离群众,有别于其它人的感觉。 个性化保研从递交申请到结果公示历时约一个月的时间。由于今 年的政策的不断改动,所以这期间有很多波折。首先是保送比例从原 来的10%改为15%,这样一来个性化保研的名额就能更多一些,再就是 把文体生和管理类学生从个性化里去掉了,这样个性化的所有名额就 全部是科技人才了。但到答辩的时候,我却发现原定的50个名额竟然 没有报满,只有45个人。原本认为这45个人都可以保送,但直到今天 公示才知道有9个人被刷掉了,只保送了36个人。看来个性化保研的原 则是宁缺勿滥,个人实力的评定是很严格的,同时也很残酷。 我现在已经决定跟系里一位资历很深的老师,在研究生的两年里 继续嵌入式系统的研究。我现在最大的梦想是参加一次挑战杯,我希 望能遇到兴趣相投的同伴,一同实现这一梦想。(Intel杯时的同伴有 的去了别的学校,有的不再研究嵌入式系统,所以我要结识更多技术 上的朋友)。 在大学的学习对我水平提高起很大作用的因素还有就是给外面公 司作项目。也许大多数同学还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校外的一些公司签 定项目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发出公司要求的东西,一般在项目中 所用到的器件由公司来提供,并会提供一定的项目开发资金,在项目 成功结束后当然会得到自己就得的报酬。现在我正在为大庆一家石油 公司作项目(基于GPRS网络远程环境监测系统),难度很大,但对自 己是一个绝对的锻炼。以前也作过一些项目,但不像这次这样庞大, 在这次的项目第一次用到ARM(这种CPU在手机用得比较多),标志着 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一共要历时2个月的时间,现在已经过去1个 月,GPRS网络链路和服务器端数据编解码都已完工。这里有一个最大 的难点,就是摄像头,用来获取监测点的实时图像。同时有很多细 节,让我非常头疼。不过把这个项目作完后,我这个学期的学费估计 就差不多了。 在我的大学里我实现了很多梦想,但我却远离了我的最爱,如果 给我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仍然会选择像我现在的这种大学生活。 现在没有了她,全我仍会把我的道路走到最后,也许这条道路会非常 艰难,但我坚信在那尽头会有无比的辉煌,我也坚信最后她还是会回到 我的身边,她是最好的。 我现在感觉在大学里,处处是机遇,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抓住 它。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兴趣,如果不断坚持,可能会改变人生的道 路。不要让自己一闪念的灵感轻易溜走,抓住它,也许它就是新生活 大门的钥匙。 记住作任何事情都不要轻易放弃,放弃它,失去的也许不只是 它。 到北京已有几天,按照预先计划,将赴Intel 研发中心接受面试。 一下午先乘轻轨,又换坐汽车,到达研发中心已是今晚时分。我 进入融科中心,直接来到了八楼,在前台登记完毕,随后贴上了专门 的标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硬件实验室。刚进入其中, 心中不禁一颤,实验台上放满了用以进行测试的仪器,电路板的制作 工艺也是我在学校实验室所没见到过的。随后我被安置在一个较小的 屋子里,不一会儿两名Intel 的工程师走了进来,落座之后,正式的 面试便开始了。 “请你讲述一下你Intel 杯作品的具体情况”。 于是,我开始对作品中的各个部件进行详尽的剖析。不停在书写 板上圈圈点点,为得是让他们能够听得更明白。从控制器、电路、数 据链路、传感器到操作系统等等,我力图讲到精练易懂。其实我心中 一直在担心一件事情,就是他们会在我讲述的过程中,在电路方面问 出一些过于专业或是要求进行量化的问题,还有就是问一些FPGA 方 面的问题。因为我知道在这里FPGA 使用得很频繁。而这些工程师在 这里工作起码也有五六年,所以他们是这方面的权威。这样的话,岂 不如鸡蛋碰石头? 果然,他们开始发问了。 “你这个系统中控制器外部时钟多少?控制器有多少引脚?” “24MHz,44脚。” “你知道我们这里频率上到1GHz 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这里有 的芯片是1000多个引脚,你觉和44脚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 我知道他有可能会问这样的问题,前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个引 子。频率上到那种频率后在信号完整性会出现问题,这里用到的芯片 显然比我用的芯片规模要大的多。我想我不能正面去回答这个问题, 否则他们一定还会顺藤摸瓜问出更细的问题。我要把话题再拉回到 Intel 杯作品上来。 “关于时钟频率,在我的作品中,核心CPU 的频率是800MHz,我 们在作核心的时候就是从板级开始作的。关于芯片引脚的问题,这里 的芯片和作品中的控制器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如果在作品中用 1000多个脚的芯片来作控制,显然不合适。” …… 一翻翻地提问,我一次次地作出回答,到后来,问题开始回到他 们的本行了,很多是关于FPGA 的,这些并非我的强项,我只能尽力 作答。 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们最后问道: “你想来这里研究哪一方面?” “FPGA 方面。”其实我对FPGA 也不是很熟悉,这里仿佛一种投 其所好的意味了。 “好的,就这样吧。” 在Intel 研发中心的面试就这样结束了,工作人员把我送上了电 梯,送我出了融科大厦。我独自走了一段路程,此时天色已经较晚。 回头看看高高悬于空中的Intel 的标志,霓虹闪烁。这就是中关村的 夜景了,中国最具IT 味道的地方。 次日,接到Intel 的电话。 “我们这里有一道题目,将用C 写的算法,转成硬件描述,不知 你有没有兴趣?” “我很感兴趣。”以前想过算法硬件实现方面的问题,没想到竟 与Intel 的题目不谋而合。 “那好,现在我们会发题目到你邮箱里,如果你能在一个星期内 完成,我们将进一步规划你实习的事宜。” “好的,谢谢您。” 很快,我的信箱里就收到了一封新的邮件,来自Intel。 在题目中,包含了上千行的C++代码,描述了一个用于统计计算 的算法。其实刚拿到代码,我头就有点晕,不知道它具体实现的是什 么功能。不过不管它的功能如何,按照题目的要求,都要保证在转为 硬件描述后使其输出相同的结果。所以我第一步要作的是把它运行起 来,看一下输出结果。但当我把它运行起来以后,我不尽大吃一惊, 也感觉莫名奇妙,它竟然没有任何结果输出?我站起身来,开始踱来 踱去思考这个问题。可是当我再次看屏幕的时候,却发现了一行“run ok!”。区区一千多行代码竟然运行了将近50分钟。我想这个算法一 定很复杂,运算量一定很大,感觉Intel 是在故意为难我。 这样足足一个星期的奋斗开始了…… 首先要把算法钻研透,能够作到真正掌握它,知道它每一个细节。 算法中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刚开始看那可是一头雾水。其实最发怵 看别人的代码,有一种自己的思想受制于人的感觉,多半时候都看不 下去。但现在代码就摆在面前,还是要硬着头皮看。Google 永远是 最好的良师益友,现在又要找它帮忙了。搜到了两篇文章,虽然是英 文的,但还算是自然语言。仔细研读了一个上午,终于算是有了眉目。 要对现有代码有很深刻的了解,我想我有必要把它亲手改写成纯 C 的,并且保证输出结果相同。这样不仅能够证明我已经掌握了该算 法,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转为硬件实现的可行性,同时其实也在一 定程度上降低了转换的难度。 几天后,我将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果Intel 作了汇报。 次日,接到Intel 的E-Mail,是Intel 的承诺,同意我进入其 中实习,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其实Intel 的工程师真的是已经工作了五六年的老手了,但我想 不论他们有多强,也是一步步地走过来的,只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坚韧 的毅力,我们并不比他们差。然而我承认在经验上确实不可同日而语。 一天又一天...... 思考,眺望,继续...... 在中关村已有近三个月,记得刚开始还会在楼里迷路,而现在这里也变成了一块熟地, 出出入入也都变得很自然。只是有些地方我至今仍未能独自进入,比如HWL(Hardware Lab) 等,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最昂贵的设备都在里面,如要进入一般要有工程师的陪伴。想想 当年,在学校作电子的时候,作电路随心所欲,没有半点章法,烧得芯片不计其数。芯片就 是硅,就是沙子,估计那些芯片堆起来也能成一片沙滩了。最深刻的一次是在21 号楼,电 路短路,结果整层都跳了闸,还好没造成什么后果,汗啊。在这里就不一样了,上次经理给 我介绍一个多层的板子,说是一个CPU 的原型,是研发中心的工程师花了三年的时间作出 来的,造价达到10 万美元。我顿时为之一惊,这板子是金的呀?!现在很少烧芯片和板子 了,但还是怕有所闪失。好不容易买到的Vertex5,还是谨慎为好,所以出入硬件实验室是 有权制限制的。 感觉这里的安全作得很到位,电脑上绝不允许安装非法的软件,否则会被系统检测到, 会不停地弹出提示要求将软件卸载,我现在就忍受着这种煎熬。系统竟然把MSN 认成是非 法软件,要知道在这里不让上QQ,YAHOO 通等通讯软件。如果我再把MSN 卸了,我真 就成了与世隔绝了。不光是我在受此煎熬,其它实习生也在时常抱怨。研发中心旁边不远就 是Microsoft 大楼,我不知道微软的人看到Intel 这样处理MSN 会是什么表情。呵...但正所 谓百密终有一疏,虽然上到经理,下到保洁员都有自己的ID 卡,分为blue badge、green badge 等。我就是个blue badge,实习生的ID 都是蓝色的,而不同颜色的ID 权限是不同的。但还 是发生过外人乘机进入公司,盗取几台笔记本的事故,关键不在于笔记本的硬件价值,而在 于存于其中的重要资料,如果被盗的是高级主管的笔记本的话,估计损失就不可估量了。曾 经在入职培训的时候,主讲不断地重申“技术是Intel 的生命,请大家严格遵守保密协议”。 再说说我的最爱pantry( 食品间),里面有饼干、饮料(有我最爱喝的红茶,呵)、咖 啡、茶叶等等。每天早上来到公司,把包往座位上一放,就先到pantry 拿一罐红茶,然后才 会开始一天的工作。工作累了,乏了,也会来pantry 坐一会,煮一杯咖啡,眺望一下远方。 我最喜欢晚上从这里眺望,看到窗外的夜幕,看到一片的灯火辉煌,看到那城市的血液在不 息流动,顿时感到心旷神怡,感觉自己站在中关村的最高处,一切尽收眼底。有的时候面对 这夜幕下的繁华,也会不禁沉思。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分子,每一辆车都是一个细胞,每一条 街道都是一根血脉,每一座楼都是一个结点。刚进来的时候有人说,以后可以在这里工作, 就在这里安家了。看着这一切,感觉都变得现实起来,以后要来充当这里的一个分子,难道 只满足于一个分子? 还是pantry,那天有通知说,下个星期一开始pantry 里要有水果了,而且每个星期都会 有不同的种类。看到这一通知,脑子里浮现出了诱人的水果的画面,就开始盼啊(别笑话我 没出息,不光我一个人在盼)。星期一到了,pantry 的冷饮柜的下面那层多了一个大玻璃盆 儿,可是里面是空的。这里作事情一向按计划行事的,可是水果哩?!回到位子,问旁边的 人,回答“水果啊,有啊,不过就几个苹果,被人抢没了!”。唉,看来是我下手晚了。不过, 还好,还好,红茶是喝不完的,呵。 说点正事。我在这里的题目是件头疼的事情。sin(10.45)=? 这个问题小学生都能回答出来,一按计算器就出来了。但在我手里却作了整整两个星期 的时间。为什么?因为要用电路来实现它。10.45 是浮点,所以必须知道浮点的表示形式。 要用向量的方式来表示它,而且还会涉及到规格化等很多细节。记得当初学计算机组成原理 的时候浮点数这一部分我就没学明白。还好,咱还不算笨,在网上找了几篇关于IEEE754 的论文,才基本把它搞明白。浮点的表示形式很简单,难点在于以向量形式表示的浮点的运 算,浮点的加、减、乘、除、开方、取余等等。其实这里面有些运算有现成的库可以借用, 但是拿到这个浮点库之后,问题又来了,这个库是否真的好用呢?计算准确度如何?精度如 何?能否对无穷大,非数这些特殊情况进行处理?这些指标都是未知的。 所以拿出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对整套浮点库进行严格测试,由于要对每一个运算部件进 行大数据量测试,只有对所有数据的计算结果都与期望值吻合的时候才能说明此运算部件可 以通过测试,否则就说明它有bug,需要对其进行改善。最终的测试结果令人比较满意,这 个浮点库的各项功能测试全部通过。有了浮点库的支持,以后的工作也就容易的多了,不过 仍然有不少难点和细节需要解决。从小的部件作起,逐渐搭建起功能和结构更加复杂,规模 更大的电路。这里的指导老师一开始就说“到以后规模大起来以后,估计时序会变得很头疼”, 现在确实是这样,错综复杂的时序有时候把脑子搞得迷迷糊糊,这个时候我就会把显示器关 上,把问题记录在本子上,画个圈,然后放下笔,到pantry 去休息一下,看看电视,喝点东 西,要不就是到外面转转,等头脑清晰了才会回来。 其实一直都是一个人在这边作,身边的同事一般也都是在忙自己的事情,很少相互过问。 自从第一天过来,就是这样一天天的过着,如果没有什么讨论或聚餐等活动,一天也说不了 几句话。每个月都会有新的实习生进来,他们也是通过几轮面试,最终才进来的,就像几个 月前的我一样。这里的实习生有很多,不过一般主要是从清华、北大、北邮等这些学校招来 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一说我是哈尔滨的,同事会很吃惊,因为很少有从其它学校过来的。 这天,又新来了一个实习生,和对待其它实习生一样,中午经理把大家叫到一起,到楼 下的餐厅吃饭,来表示对他的欢迎。吃饭的过程中我俩交谈起来: “同学,你叫....” “张XX,北邮的,你呢?” 我自报家门。 “你哈尔滨的呀,我家就是哈尔滨的!” 大吃一惊。 “哈尔滨哪个学校?” “工程的。” “我去,我本科就是在那读,校友啊!” “世界真小呀,真是!” 于是我们聊得更起劲了,经理在一旁眼瞅着插不上话,呵。 谈话中,得知他工程毕业后只身到了上海,在那工作了一两年的时间,由于不满足于现 有的工作,于是决定考研,但是受到了家里的反对。可想而知,家里要他有个稳定的工作就 知足了。不过,最终他还是考上北邮的研究生。现在要毕业了,因为中途工作的原因,年龄 比一般的学生偏大,为了以后的前途着想,需要一份实习的经历。于是,他才把简历投到了 这边的Intel 研发中心,几经面试,同时也扛着学校的压力,进来成为了一名实习生。 有时候在想,人与人的关系真的很微妙,有的时候原本素未平生的人一转眼就会相遇在 一起,刹那成为朋友;有的时候熟悉的人,也会一下子变成陌路。每个人有自己的圈子,生 活就是在每个人的圈子里跳入跳出,一切都在变化。结论就是: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奔命, 都不易啊。呵,有点像在回答一道论证题。 每天从公司回到住处,都喜欢在外面走一走,想一想这一天所作的事情,看一看身边路 过的行人,听一听人们依然在不停忙碌的声音。 戴上耳塞,挑几首自己最喜欢的歌,嘴里也会不时的哼唱几句,这样慢慢晃啊晃。 一天又一天,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继续...继续...咦?看看明天pantry 里有没有新的水果哦。 呵,回家了,睡了。 |
|
相关推荐
11 个讨论
|
|
搞技术的生活历程总是很相似,呵呵。
|
|
|
|
|
|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2-30 17:50 , Processed in 0.994812 second(s), Total 81, Slave 65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