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
|
相关推荐
14个回答
|
|
ib确定后,就是个恒流源,uce和负载大小有关系,s8050饱和0.6,ib 50mA,你负载阻抗小自然uce就大。你只能加大ib,到50mA都没问题
最佳答案
|
|
|
|
非常自信嘛,谁告诉你饱和了。。。。1.3,很明显还在放大区嘛。多给点电流不要小气,不然就让管子热坏吧
|
|
|
|
可我将电阻R换成1K的后,Vce的电压还是1.3V。Ib值多大三极管才能饱和。 而且我将电机换成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后,测得Vce时0.1V |
|
|
|
|
|
|
|
|
|
|
|
将B E间的2K电阻去掉试试看
|
|
|
|
基级输入是pwm,be那个2k电阻干嘛的呢?你用来稳压吗???,还有你确定电机的电流不超过8050的电流?
|
|
|
|
经过测试,和仿真,得出了结论:电机的内阻大概在10Ω左右,然而三极管在饱和时其阻值一般在4欧左右,因此加上电机后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射级必定分得一部分电压。
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射级相当于一个电阻,只是其阻值受基级电流控制而已。 判断三极管是否处于饱和,不能只看基级电流(某些视频上讲的是不全面的,致使我理解错误),还要看集电极上的负载电阻。 |
|
|
|
本帖最后由 青山90 于 2017-7-16 07:41 编辑
下面的理论是我在网上搜到的,和初学者分享一下 三极管饱和的时候并没有电阻的说法,而是三极管的饱和的时候会在CE极有压降,压降一般在1V左右。 三极管饱和: 1.在实际工作中,常用Ib*β=V/R作为判断临界饱和的条件。根据Ib*β=V/R算出的Ib值,只是使晶体管进入了初始饱和状态,实际上应该取该值的数倍以上,才能达到真正的饱和;倍数越大,饱和程度就越深。 2.集电极电阻 越大越容易饱和; 3.饱和区的现象就是:二个PN结均正偏,IC不受IB之控制。 饱和的条件: 1.集电极和电源之间有电阻存在 且越大就越容易管子饱和;2.基集电流比较大以使集电极的电阻把集电极的电源拉得很低,从而出现b较c电压高的情况。 影响饱和的因素:1.集电极电阻 越大越容易饱和;2.管子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越容易饱和;3.基集电流的大小; 饱和后的现象:1.基极的电压大于集电极的电压;2.集电极的电压为0.3左右,基极为0.7左右(假设e极接地) 谈论饱和不能不提负载电阻。假定晶体管集-射极电路的负载电阻(包括集电极与射极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则集-射极电压Vce=VCC-Ib*hFE*R,随着Ib的增大,Vce减小,当Vce<0.6V时,B-C结即进入正偏,Ice已经很难继续增大,就可以认为已经进入饱和状态了。当然Ib如果继续增大,会使Vce再减小一些,例如降至0.3V甚至更低,就是深度饱和了。以上是对NPN型硅管而言。 另外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在Ic增大的时候,hFE会减小,所以我们应该让三极管进入深度饱和Ib>>Ic(max)/hFE,Ic(max)是指在假定e、c极短路的情况下的Ic极限,当然这是以牺牲关断速度为代价的。 注意:饱和时Vb>Vc,但Vb>Vc不一定饱和。一般判断饱和的直接依据还是放大倍数,有的管子Vb>Vc时还能保持相当高的放大倍数。例如:有的管子将Ic/Ib<10定义为饱和,Ic/Ib<1应该属于深饱和了。 从晶体管特性曲线看饱和问题:我前面说过:谈论饱和不能不提负载电阻。现在再作详细一点的解释。 以某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为例。由于原来的Vce仅画到2.0V为止,为了说明方便,我向右延伸到了4.0V。 如果电源电压为V,负载电阻为R,那么Vce与Ic受以下关系式的约束:Ic = (V-Vce)/R 在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图上,上述关系式是一条斜线,斜率是 -1/R,X轴上的截距是电源电压V,Y轴上的截距是V/R(也就是前面NE5532第2帖说的“Ic(max)是指在假定e、c极短路的情况下的Ic极限”)。这条斜线称为“静态负载线”(以下简称负载线)。各个基极电流Ib值的曲线与负载线的交点就是该晶体管在不同基极电流下的工作点。 |
|
|
|
至于三极管发热的问题,我在网上没有搜到答案。看过一些三极管耗散功率的介绍后,我有了猜想:
三极管的最大耗散功率Pcm只是表明三极管在这一值以下工作时三极管不会瞬间损坏, 但是三极管的实际耗散功率在某一值到pcm之间时,三极管是会发烫的。 (以上的想法是否正确?) 如果上面的想法正确,那现在的问题是:三极管的实际耗散功率选为多大时,三极管不会发烫?? |
|
|
|
|
|
|
|
上面我的猜想可能是不对的 ,三极管发烫请参考下面的链接(很全面)
三极管发烫是怎么回事 https://bbs.elecfans.com/jishu_571758_1_1.html (出处: 中国电子技术论坛) |
|
|
|
实测的解决方法,将电阻R换改成100到170欧姆的电阻,功能实现,三极管也不发热。
总结:1.三极管的基级电流和负载阻值大小(尤其是大电流小电阻的电机)共同影响三极管的饱和状态。 2.饱和状态的三极管耗散要远小于最大耗散。 |
|
|
|
青山90 发表于 2017-7-17 08:31 乐于分享啊,第一个问题呢,建议多看看输出特性曲线,然后就理解了,第二个,这就是为什么不让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的原因,Pc=Uce*Ic,饱和了Uce小,耗散小发热低那是自然。对于发热问题,功率再大一些就明显了,这个时候要考虑用大封装并且加散热片。有好多人问为什么我的1117发热严重啊,和这个问题也比较类似,压差大,或者输出电流大,在稳压芯片上的耗散自然就大。 |
|
|
|
你正在撰写答案
如果你是对答案或其他答案精选点评或询问,请使用“评论”功能。
307 浏览 0 评论
1835 浏览 0 评论
工业现场经常用到的 RS485 通信,原来它的收发机制是这样的
1332 浏览 0 评论
电路小知识 | 电源选型要点、电路图的解读方法、LED及其应用示例
1056 浏览 0 评论
1560 浏览 0 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4-12-5 12:06 , Processed in 0.910754 second(s), Total 103, Slave 84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