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邀请了设计经验达十年以上、至少连续两年参加调查的不同领域工程师(多为技术主管或高级工程师),就实现产品差异化手段、解决项目挑战级、自我提高方法、电路设计和电路调试技巧等问题展开讨论。多年的从业经验使这些资深工程师们具有很多共性,但同时在看待个别问题时又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下面,就邀请工程师朋友们一同分享这些资深人士就项目研发多年的心得。
当前项目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实现差异化和创新?
深圳工程师A君:个人关注的重点是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其实都是市场对产品本身提出的要求,不同的产品,市场要求的侧重点也不一定相同。从市场角度出发,才能正确把握每一款产品的差异化比例。
创新设计可能带来收益,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风险,产品设计之前,应充分评估这两方面。在产品引入创新设计之前,要充分把握创新设计细节。来自主要决策人对创新设计的支持非常重要,因而决策人应提升信心,积极鼓励下属采用创新设计。
重庆研发主管B君:对于一个项目而言,任何相关的地方都是产品上市的条件,有一点没做好,就会面临问题。创新的重要性依赖于你公司的定位,如果试图在市场上取得先发位置,那么创新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
上海工程师C君:我以前比较看重增加功能和降低成本,但是现在更重视提高可靠性(包括软件优化)。
如何应对常见的项目级挑战?
B君:缺乏先进测试仪器和手段,这对于小公司是常见的事。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依赖工程师对该领域的理解和把握,采用另外可行的思路做前期和阶段性的测试、比照,用绕开先进仪器的方法取得结果。待产品接近成熟后,依靠外包的方法作最终的检测。
XX研发中心D君:缺乏合适的开发工具,尤其在开发新型芯片时,能够提高开发性能的工具不是很理想。现在用于芯片仿真和调试的,大多是较低级的调试工具(如ICE),面对高级调试的产品较少。
没有办法,我们只能用一个串口进行模拟,让芯片全速运行来传输数据和信息,看哪里出现问题,然后进行修改,改后再重新烧写芯片。这种测试方法是可行的,但是要找出毛病就比单步测试,或测试一些断点慢的多,完全是靠工程师的工作时间累积起来的。
广东汕头E君:我来谈谈“对系统技术趋势的把握”的感受,这方面我的建议是多走出去,看看一些专业的展览会、研讨会,了解新趋势,多到客户处了解一些要求,借鉴一些新思路、新想法。
西安高级工程师F君:解决“缺乏系统设计方案”的办法通常是通过查找相关产品或技术的专利;若有国外同类产品,可购买国外样机,采取解剖、借鉴、吸收、消化的方法;利用第三方提供的资源信息;和高等院校或某些研究单位合作等。
在实际电路设计中是否有一些经验技巧?
A君:某些具体电路可能会有一些自己的体验,但总体而言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个人认为做事宜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善于总结、分析,不断学习,善于积累,才是重要的。
D君:有的时候解决问题靠感觉,其实感觉就是之前积累的经验。例如GPS设计最关键的是EMI部分,其他东西也许有章可循,但是EMI设计只能靠经验积累。所以我建议工程师多做项目,即使自己没有做的时候也要多留意别人的创新、留意新技术。
但同时也要注意,仪器比经验更加直观。如果可能的话,一定要用仪器进行判断而不要凭自己的经验。
C君: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更新知识,掌握能够相关领域的动态。其实现在许多芯片厂商的网站上都有许多设计应用资料,对自己的设计会很有用。
很多网友认为电路调试通常最耗时耗力,但大多时候结果还无法令人满意,在这方面是否有一些好的调试方法和习惯应该遵守?
D君:电路设计要认真仔细,理论分析应正确可行,这里的一个前提就是基本理论要扎实。一知半解很难设计出符合物理客观规律的电路,如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级间的电压、稳压管的电压,这些问题很多人讲起来明白,但是遇到问题进行分析时却容易出错。
最好掌握一种仿真软件,先进行仿真,仿真通过后再进行排版。要注意仿真软件的适用范围,如有些仿真软件的三极管放大倍数是固定的,而试验时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和仿真器里的通常都不一致。
即使是进行原理性调试,也不要用质量太差的元器件,否则会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元器件焊接是否良好,如果是用面包板初调要注意是否接触可靠。
各种仪表要会正确使用,并且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如果量电压却打到电流档,一定不会得出好的结果。
电路调试最耗时耗力,说到底还是一个基本功问题。我在84年曾进行一项低频小信号电路的测试电路设计,测量信号的周期和幅值,周期的显示每次测量都不一样,后来我下决心一定把这个电路弄好,把桌子上的电源等物品像迎接检查一样摆好,再通电时发现每次测量都又快又准,比通用仪器还要好用,仔细检查前后的变化是电源线变的粗又短。以后的工作中就特别注意这个问题。这也应了一句老话:不经磨练,难取真经。
E君:调试比设计要耗时,主要还是在设计时尽可能考虑详细一些,能够尽可能把一些细节多想想,另外就是要有好的工艺保证。
A君:首先要把握电路原理;其次根据现象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会有许多种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可能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多采用逐一排除法;对于不太容易分析出的,可适当利用碰运气的方法,但应当建立在前述基础之上,控制在局部范围内。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好面对问题,人生诸事,不亦如此?
工程师如何进行自我提高?
F君:首先要勤快,要勤于动手,勤于思考,勤于设计,勤于学习。要善于学习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采取的设计方案、利用的资源,点滴处见功夫。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不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往往失败的经验更能促进学习的动力,加快设计水平提高。
能够得到高人指教自然十分重要,但机会确实太少。设计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即便有高人指教,也需要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平时应注意积累经验,才能更快更有效提高设计能力水平。
C君:我的看法是:如果公司内部有经验丰富的人,尊敬他,想法接近他。问题准备充分再去问,如果教了一遍基本就会,他一定会喜欢你,会继续教你;如果讲了两三遍还不会,就不要再问了,把他惹烦啦,他会躲你。
如果没有高人指点,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靠自己。可以按照下面的做法去实践:
* 要动手, 不动手单单听课做不出产品,如果动手去做,就能做成了不起的事情。工程师的真正特征不是学历和职称,而是产品。
* 注意学习,电气杂志不要太多,对胃口的选几种,注意目录,有帮助的才看。有与工作内容相关的要认真看,反复看,可能每次看后收获都不相同,不要马虎,马马虎虎和没有看基本是一样的。注意:个别时候杂志的内容也是会出错的。
做到上面两点,实践多了,时间长了,就会自己学习了,就会掌握适合自己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公司有个“公司自成立以来”从来没做过的项目,你自己也不熟悉,再没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那就离这个项目远一点。
成为出色工程师的十大要素:
第一:强大分析能力:能够连续不断地对事物进行检查,并思考使其更好工作的方式。优秀的工程师天生具有好奇心理。
第二,对细节的关注:即使是最轻微的错误也可能导致整个架构的失败,所以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仔细回顾每一个小细节。
第三,良好的沟通技巧:出色的工程师能够将复杂的技术术语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能够同客户以及项目组其他同事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和沟通。
第四,不断学习:出色的工程师总是处于该领域的发展顶峰,由于技术日新月异,多数成功的工程师都能够与最新研究以及思想保持同步。
第五,具有创造力:能够思考具有创新性的新方法,开发新系统,并使现有系统更加高效。
第六,逻辑思考的能力:出众的逻辑能力,使他们能够搞清楚复杂系统,弄明白系统如何工作以及问题如何产生。
第七,长于计算:有卓越的数学技巧,因为工程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学科,包括很多复杂的计算。
第八,良好的问题解决技巧:一名工程师常被要求去独立解决问题,因此他们必须能够指出问题所在,而且迅速想到解决方案。
第九,团队合作能力:出色的工程师知道他们是团队的一分子,良好的团队合作才能保证项目取得成功。
第十,扎实的技术功底:出色的工程师必须有大量的技术知识,他们对其工程项目中用到的各种系统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