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步入职场的时候做个一个产品,检测雷电流的大小。那可是伟大的事业,为了人类造福,哈哈。感应雷 60KV,120KA,8/20us,测试雷击电流大小。可能我写的不严谨,60,000V ,120,000A,8/20us。没看错就是这么爽。那以前我连 12A 的电流都没接触过,这直接来这么大的,所有的理论知识在庞大的实力面前,直接灰飞烟灭。电流传感器什么的都是特制的,就这巨大的电磁辐射,人都的在试验台面前隔一道铁丝网,需要做等电位接地,不然后果大大的严重。电子产品能做到不受干扰还能准确检测出电流值(LSB=1KV,哈哈),想想都头疼。别的不说,一竿大雷下去,估计 MCU 的程序都的跑飞了吧。那个年代,还停留在汇编独占半壁江山,keil 编译 C51 的效率为 30%的年代。选来选取,AVR 的MCU 抗干扰能力最强,显示屏就用 12864LCD 屏,虽然简单但也是能抗住的唯一的带汉字的屏了,总不能用 8 位数码管显示吧。精度要求不大,所有运放就不用太多要求,ADC 用 MCU内部采集。剩下的就是电源和屏蔽了。
屏蔽不用说,金属外壳包的严严实实的,单点接地,什么防***,TVS,压敏电阻全上。武当七侠全上,就不信打不过一个谢逊。用到+5V(控制),+12V,-12V(运放)三种电压,所以选电源的时候,很自然想到体积小的多路开关电源模块。用过国内大厂家的 AC-DC 模块,做的是真好,体积小,电压稳,比自己做的强多了,专业的就是专业的。选了一个功率合适的电源模块用到电路里去做测试。用低电流做测试,也没什么问题,把模拟部分调差不多了,以为样机是完成了。结果做 50KA 以上的时候,发现电流值没采集到的。当时为了找问题,我就站在产品附近以最快的速度看屏显示是不是有问题,都豁出去了。发现 MUC、LCD 屏没有因为电压不稳而重启或者白屏的情况发生。说明+5V 那路没问题,那就是模拟采集部分+12V 和 -12V 出了问题。想想也是,+5V 那路是主绕组,是闭环回路。而+12V 和 -12V 是副绕组,没有反馈,自然抗干扰能力就差,只不过人家模块做的不错,在 50KA 的时候还能忍住。
找到原因了,就换三个电源模块来代替原来的 1 个多路的电源模块,老老实实的做吧,然后就没出现问题。看来在强电磁干扰情况下,保持电源的稳定性,还是需要老老实实的选闭环回路的开关电源模块吧。
刚步入职场的时候做个一个产品,检测雷电流的大小。那可是伟大的事业,为了人类造福,哈哈。感应雷 60KV,120KA,8/20us,测试雷击电流大小。可能我写的不严谨,60,000V ,120,000A,8/20us。没看错就是这么爽。那以前我连 12A 的电流都没接触过,这直接来这么大的,所有的理论知识在庞大的实力面前,直接灰飞烟灭。电流传感器什么的都是特制的,就这巨大的电磁辐射,人都的在试验台面前隔一道铁丝网,需要做等电位接地,不然后果大大的严重。电子产品能做到不受干扰还能准确检测出电流值(LSB=1KV,哈哈),想想都头疼。别的不说,一竿大雷下去,估计 MCU 的程序都的跑飞了吧。那个年代,还停留在汇编独占半壁江山,keil 编译 C51 的效率为 30%的年代。选来选取,AVR 的MCU 抗干扰能力最强,显示屏就用 12864LCD 屏,虽然简单但也是能抗住的唯一的带汉字的屏了,总不能用 8 位数码管显示吧。精度要求不大,所有运放就不用太多要求,ADC 用 MCU内部采集。剩下的就是电源和屏蔽了。
屏蔽不用说,金属外壳包的严严实实的,单点接地,什么防***,TVS,压敏电阻全上。武当七侠全上,就不信打不过一个谢逊。用到+5V(控制),+12V,-12V(运放)三种电压,所以选电源的时候,很自然想到体积小的多路开关电源模块。用过国内大厂家的 AC-DC 模块,做的是真好,体积小,电压稳,比自己做的强多了,专业的就是专业的。选了一个功率合适的电源模块用到电路里去做测试。用低电流做测试,也没什么问题,把模拟部分调差不多了,以为样机是完成了。结果做 50KA 以上的时候,发现电流值没采集到的。当时为了找问题,我就站在产品附近以最快的速度看屏显示是不是有问题,都豁出去了。发现 MUC、LCD 屏没有因为电压不稳而重启或者白屏的情况发生。说明+5V 那路没问题,那就是模拟采集部分+12V 和 -12V 出了问题。想想也是,+5V 那路是主绕组,是闭环回路。而+12V 和 -12V 是副绕组,没有反馈,自然抗干扰能力就差,只不过人家模块做的不错,在 50KA 的时候还能忍住。
找到原因了,就换三个电源模块来代替原来的 1 个多路的电源模块,老老实实的做吧,然后就没出现问题。看来在强电磁干扰情况下,保持电源的稳定性,还是需要老老实实的选闭环回路的开关电源模块吧。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