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学海沙粒 于 2020-11-1 18:20 编辑
搭建好环境并成功烧录代码后,开始编写个人代码,千里之行,从“Hello World”开始。
一、新建文件夹
为了避免破环源代码的完整结构,在./applications/sample/wifi-iot/app路径下新建一个文件夹。具体操作是在VS Code中,找到上述路径的app文件夹,鼠标放在app文件夹上,然后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然后在光标处输入文件夹名称“my_first_app”。
鼠标移到新建的“my_afirst_app”文件夹上,右键选择“新建文件”,在光标指示处输入文件名称,此处文件名称需要输入完整后缀名。此处新建两个文件,分别是hello_world.c和BUILD.gn。hello_world.c为程序代码,BUILD.gn为编译脚本
新的文件夹目录结构如下所示:
树形结构:
- .
- └── applications
- └── sample
- └── wifi-iot
- └── app
- │──demolink
- │ ──iothardware
- │ ── my_first_app
- │ │── hello_world.c
- │ └── BUILD.gn
- │ ──samgr
- │ ──startup
- └── BUILD.gn
二、编写代码
1)在新建的hello_world.c中编写代码,在HelloWorld()函数中打印Hello world。 在代码最下方,使用HarmonyOS启动恢复模块接口SYS_RUN()启动程序,默认优先级为2,SYS_RUN定义在ohos_init.h文件中 。
- #include
- #include "ohos_init.h"
- #include "ohos_types.h"
2)编写用于将代码构建成静态库的BUILD.gn文件。 打开./applications/sample/wifi-iot/app/my_first_app下的BUILD.gn文件,并完成如下配置。
- static_library("myapp") {
- sources = [
- "hello_world.c"
- ]
- include_dirs = [
- "//utils/native/lite/include"
- ]
- }
BUILD.gn文件由三部分内容(目标、源文件、头文件路径)构成,需由开发者完成填写。
- static_library中指定业务模块的编译结果,为静态库文件libmyapp.a,开发者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填写。
- sources中指定静态库.a所依赖的.c文件及其路径,若路径中包含"//"则表示绝对路径(此处为代码根路径),若不包含"//"则表示相对路径。
- include_dirs中指定source所需要依赖的.h文件路径(具体.h文件如下所示)。
3)编写模块BUILD.gn文件,指定需参与构建的特性模块。
配置./applications/sample/wifi-iot/app/BUILD.gn文件,在features字段中增加索引,使目标模块参与编译。features字段指定业务模块的路径和目标,以my_first_app举例,features字段配置如下。
- import("//build/lite/config/component/lite_component.gni")
-
- lite_component("app") {
- features = [
- "my_first_app:myapp",
- ]
- }
- my_first_app是相对路径,指向./applications/sample/wifi-iot/app/my_first_app/BUILD.gn。
- myapp是目标,指向./applications/sample/wifi-iot/app/my_first_app/BUILD.gn中的static_library("myapp")。
三、输出测试
保存好修改的代码,然后编译、烧录。重启IoT开发板,在串口界面会显示如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