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打官司,华为不是第一次
2003年1月24日,思科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庭对华为的软件和专利侵权提起诉讼。对这场官司,思科精心准备。诉讼前,他们有计划地在全球投放了1.5亿美元的广告,以良好的公众形象获得优势。美国几家最著名的财经媒体认定华为侵权,对华为进行舆论审判。
而第三方专家、斯坦福大学教授、数据通信专家丹尼斯·阿利森对思科IOS和华为的VRP平台新旧两个版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是:华为的VRP平台有200万行源代码,而思科的IOS则有2000万行,华为的VRP旧平台中仅有1.9%与思科的私有协议有关,“200万的软件怎么可能去抄袭一个比自己大10倍的软件?”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回忆说:“当时华为还是一个小公司,面对这个官司,他们缺乏专业经验,没有专业能力,出现了一些混乱。”“外界也有不少人觉得,华为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对华为非常不利。”
“在这种时刻,任正非却看到另一面。”项立刚记忆犹新的是, “任正非说,思科这么大的公司来告我们,把我们这样的小企业跟国际大企业放在一起比较,是承认了我们的位置、承认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华为的成长、华为的价值。”
任正非十分清楚,思科对华为采取种种封杀措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讹诈和索赔。思科的真正目的是遏制华为在美国市场的持续发展,使思科在美国市场继续保持一枝独秀。为了稳住军心,任正非给出自己的判断:“敢打才能和,小输就是赢。”10个月的时间里,从媒体危机公关、寻求客户支持到组建律师团、与3COM公司联合应诉,华为一点点摸索着突围。2003年10月2日,两家企业达成了初步和解协议。2004年下半年,双方正式达成和解。
正如任正非预料,这场“思科华为之战”使华为品牌知名度大增。如今,华为再不是当年的小公司。从2013年起,华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销售额远超思科。
在美国打官司,华为不是第一次
2003年1月24日,思科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庭对华为的软件和专利侵权提起诉讼。对这场官司,思科精心准备。诉讼前,他们有计划地在全球投放了1.5亿美元的广告,以良好的公众形象获得优势。美国几家最著名的财经媒体认定华为侵权,对华为进行舆论审判。
而第三方专家、斯坦福大学教授、数据通信专家丹尼斯·阿利森对思科IOS和华为的VRP平台新旧两个版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是:华为的VRP平台有200万行源代码,而思科的IOS则有2000万行,华为的VRP旧平台中仅有1.9%与思科的私有协议有关,“200万的软件怎么可能去抄袭一个比自己大10倍的软件?”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回忆说:“当时华为还是一个小公司,面对这个官司,他们缺乏专业经验,没有专业能力,出现了一些混乱。”“外界也有不少人觉得,华为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对华为非常不利。”
“在这种时刻,任正非却看到另一面。”项立刚记忆犹新的是, “任正非说,思科这么大的公司来告我们,把我们这样的小企业跟国际大企业放在一起比较,是承认了我们的位置、承认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华为的成长、华为的价值。”
任正非十分清楚,思科对华为采取种种封杀措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讹诈和索赔。思科的真正目的是遏制华为在美国市场的持续发展,使思科在美国市场继续保持一枝独秀。为了稳住军心,任正非给出自己的判断:“敢打才能和,小输就是赢。”10个月的时间里,从媒体危机公关、寻求客户支持到组建律师团、与3COM公司联合应诉,华为一点点摸索着突围。2003年10月2日,两家企业达成了初步和解协议。2004年下半年,双方正式达成和解。
正如任正非预料,这场“思科华为之战”使华为品牌知名度大增。如今,华为再不是当年的小公司。从2013年起,华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销售额远超思科。
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