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为什么鸿蒙系统发布后,安卓工程师都开始慌了?

阅读量0
0
3
打从鸿蒙出来后,很多安卓工程师开始担忧,怕对自己工作产生影响。
老王觉得这有点杞人忧天,与其担心是否会对安卓开发工程师有影响,不如去看一下自己能否抓住鸿蒙这个机会。如果你认为他真能成事的话,如果你真想知道有多大影响?那老王这里就跟你分析分析吧。

​鸿蒙系统出来对安卓工程师的影响有肯定是有的,因为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但是究竟影响有多大呢?这个我觉得就应该从不同的维度上琢磨琢磨了。
第一,开发工具已经不一样了,一个叫做的 DevEco Studio,一个叫做 Android Studio,但是两者都是基于 IntelliJIDEA 开发的。根据我自己安装的的 DevEco Studio 来看,操作起来和 Android Studio 差别不会太大。

​第二,按照官方说法鸿蒙是兼容安卓应用的。既然是兼容,那么我们如果不需要用到鸿蒙自身的新特性的话,完全可以连 IDE 都不用改,直接还是 Android Studio 开发安卓。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的话,对安卓开发工程师完全没有影响,就算有,也就是从新在鸿蒙上编一下,看怎么配置编译环境而已。

第三,这要看鸿蒙和安卓开发接口究竟差别有多大?差别越大,切换成本当然就越高,这里我主要是说应用层开发这一方面,Kernel 那一块我们基本不会碰到,所以讨论他是否套壳在这里没有意义,根据上几天用的DevEco Studio 上用Java写了一个Hello Wrold 来看,变化并不是很大。比如 Activity 变成了Ability,Intent这些概念都还在。
第四,鸿蒙现在不能颠覆整个安卓市场。这里更多指的是鸿蒙手机,因为这才是和安卓手机对标的。一个新生事物出来,你肯定不可能一下子能吃掉原有的市场占领者。

​而事实上,根据彼得蒂尔《从0-1》中的说法,你如果没有十倍的性能或者功能上的超越,在一个红海市场里你新来者基本不可能打败具有先发优势的市场占领者。而现在手机领域的操作系统基本上是被iOS、安卓给吃光了,两个哪个都不是吃素的,哪个比里华为菜?
作为先行者他们吃到嘴里的市场不会这么容易撼动。所以我实话说,至少还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使鸿蒙在手机端占有一定的份额,份额也不会太高。而且,华为开发鸿蒙系统其实更多是在布局未来的互联网市场,它不仅仅是一个手机系统,而是在万物互联的终端上都可以使用的系统。

​与其在存量市场里拼搏厮杀,不如开赴新战场抢占先机,毕竟,电子科技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正推动操作系统不断更迭。
下一个“战场”在哪里?
物联网!这个新世纪初就被提出的概念,正是人们对下一个时代的预判。
通过用无线射频技术等方式,在物品之间实现不需要人为干预的通信与信息共享,即让各种物品之间自主“对话交流”,从而实现万物互联,这就是物联网。
目前,物联网发展已经在中美等一些主要国家上升为国家战略。

​打造一个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正是华为在2016年开始研发操作系统时对鸿蒙的定位。
不是移动互联网,而是物联网;不是替代安卓,而是更迭安卓;不只是手机,而是覆盖各种终端设备。
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华为则是最早入场的选手之一。
一个锁定未来市场的操作系统成功上线,只是华为打开新局面的敲门砖。能否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坐上操作系统的头把交椅,还要看市场占有率。

业内共识:一个系统只有超过16%的市场占有率,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华为也确实确定了目标,2021年底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会达到3亿台,其中华为设备超过2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
对于一个新入场的选手来说,这个数字已经十分可观。
鸿蒙带来的就业机遇
随着HarmonyOS的日趋流行,HarmonyOS被放在了华为认证第一的位置上,可见其重要性。
HarmonyOS这个领域也由低到高分为3个等级:HCIA、HCIP、HCIE,分别表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专家。通过HCIA,说明你具有熟练的开发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HCIP,说明你已经掌握复杂场景开发的能力;通过HCIE,说明你已经是全场景解决方案的专家,已经掌握了规划设计与系统调优的能力。
目前,华为官方只发布了HarmonyOS的HCIA,后续会逐渐发布HarmonyOS的HCIP和HCIE。其中,HCIA又分为HarmonyOS应用开发工程师和HarmonyOS设备开发工程师。
现在市场上真正的鸿蒙工程师还是比较少的,虽然全球已有520万多的鸿蒙开发者,但生态建设这些数量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局面造成“物依稀贵”,岗位薪资肯定直超一线水平,一般在15k-30k+。


如果大家有想要转行换岗,鸿蒙工程师也是个不错的工作选择。

——————
原创:老王丨【公众号:鸿蒙开发者老王】华为认证讲师 / 腾讯认证讲师 / 鸿蒙开发先行者

回帖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侵权投诉
链接复制成功,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