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于华为鸿蒙,你必须了解的几点!

阅读量0
0
3
`

       最近,华为公布了一张「全场景新品发布会」的海报,时间和华为开发者大会是同一天,你可以看到笔记本电脑,手表和音箱的剪影图,说不定它们就是第二批会搭载鸿蒙系统的产品。
       假如这些设备都能在今年落地,那也间接证明,华为对于鸿蒙生态圈的建设,正在渐渐加速。事实上,去年的鸿蒙 1.0 系统还采用的是「Linux内核+鸿蒙微核+LiteOS物联网内核」的混合内核,并非完全的微内核设计。那么在今年,鸿蒙会采取怎样的迭代方案?
       如果只是将目标放在智能家居上,再考虑到兼容性,我们不排除会迎来类似于 1.X 的小版本更新,毕竟现在鸿蒙混合内核中的 LiteOS,本身也是华为自己打造的物联网操作系统。
       对普通用户来说,华为开发者大会还有另一个关注点,那就是新版 EMUI 11 系统。事实上,华为在去年在 EMUI 10 和今年的 10.1 中,就已经在功能上引入了一些和鸿蒙类似的特性,比如现在两者都拥有分布式技术的支持,也都会强调多设备的联动等。
       虽然现在的 EMUI 是「Android 心」,但它更像是在帮鸿蒙打好「前哨战」。尤其是当 EMUI 使用了鸿蒙的分布式技术特性与资源后,未来华为手机就可以与更多的鸿蒙设备互通。
       但这都是后话了,一个操作系统是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除了技术领先外,更大问题是要获得足够开发者的支持。
       正因如此,在鸿蒙尚未成熟,且华为才刚刚开始建设 HMS 生态的节点,我们并不认华为会在今年,就把鸿蒙搬到手机上。这既不会为华为带来好处,反而还会让华为的手机业务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何况登陆手机平台,对标 Android,本来也不是鸿蒙的目标。它甚至从最开始,就不是一个为智能手机而准备的系统。鸿蒙是目标是万物互联,而不是成为另一个 Android。
       人机交互专家 Amber Case 认为,人类已经从多人服务一台计算机的时代,走向了多台计算设备为一人服务的时代,未来我们要思考的,不是为手机,PC 等单一设备设计系统,而是要为成百上千的计算设备构建桥梁。这便是我们常说的(万物互联),它代表的是普适计算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在手机、电脑、平板等复杂设备之外,诸如手表、门锁甚至是你的鞋子等日用品,都会联网,都拥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虽说构想确实很美好,但如果想要普及,很多客观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比如说,我们得让设备的成本降下来,让它们足够低廉。我们得简化设备,让它们利于维护,但又能兼顾关键任务。我们也需要考虑系统间的互操作能力,让设备间的数据获取变得更简单,更容易被统一使用。
       现在鸿蒙在解决的,也正是类似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它会选择一套完全不同于 Android 的设计思路,去开辟一个新的赛道。因为在一个强调多设备互联的时代,代码膨胀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会成为某些小型设备的累赘,影响它们的处理效率和性能。
       相反,如今开发者们更看重的是系统的弹性和扩展性,这就需要核心代码的轻量化,需要更清晰、有序的层级划分,让不同的终端设备能自行决定外层框架的组合,按需搭载自己想要的功能。
`
4.jpg

回帖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侵权投诉
链接复制成功,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