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电路当中,电感元件的电流滞后电压90°,电容元件的电流超前电压90°,好多学过的人可能都感觉不好理解,以至于对于交流电其他内容的学习产生了影响,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一、电容的构造与充放电
电容器,就是装电荷的“容器”,就是两块导电材料制作的正负极板,中间夹上绝缘介质而成的。不用质疑电容器的储能,航母的电磁弹射都离不开超级电容的助力。
1、液体注入与放出 图1 液体注入与放出示意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看看无限大容器对小容器释放液体的情况,如图1所示。无限大容器在释放液体之后液面高度不变。假设小容器是空的,打开阀门1,由于连通器原理,开始的流量(Q)很大,小容器的液面高度(h)上升很快,随着液面上升,流量减小,液面高度上升变慢,当小容器液面高度与无限大容器相同时,流量为0。
另一种情形,装满液体的小容器在打开阀门2时,液体流量很大,液面高度下降很快,然后液体流量逐渐减小,液面高度下降变慢,直到液体放空。
因此,可以这么说,就是液面高度变化率h/t变化越大时,流量Q越大。
2、电容器充放电的情形
图2 电容器充放电示意图
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充放电的过程如图2所示。开关K1接通,K2断开,电路进入充电过程。电容器的正负极板是导电金属材料,含有丰富的自由电子,在电源正极电场力作用下,电容器正极板电子被正极吸引,使正极板带正电,形成电容器内电场,把电源负极的电子吸引到电容器负极板,形成充电电流。图中电流方向为正电荷流动方向。
假设电容器原来无电,充电开始的时候,电源电压与电容器电压之差最大,所以充电电流很大,电容器电压上升很快,随着电容器电压上升,二者电压之差减小,电源充电电流下降(想想欧姆定律),当二者电压相等,电容器充满,电流为0。 电容器充满,断开K1,接通K2,电容器对电阻放电,开始放电电流很大,电容器电压下降很快,随着电压降低,放电电流减小(还是欧姆定律),放电完毕,电流为0。
与无限大容器与小容器的例子一模一样,是不是。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电容器电压变化率u/t越大,电容器电流越大。有牛人给出了下面的公式:
i =C*(u/t) ;C-电容量,单位:法拉
注意:u/t=(u1-u2)/(t1-t2)>0,即u(t)曲线斜率为正,电流取正,反之取负。
二、电容的电压与电流90°(π/2)相位差
已知电容器两端电压,是一个正弦量,U=1.414Isinωt,如图3红色波形所示。考虑到上述曲线斜率、电压变化率与电流关系:
ωt=0时,u(t)曲线斜率、电压变化率为最大正值,这时的电流也是最大正值,电源对电容正向充电,然后曲线斜率、电压变化率逐渐减小,充电电流从最大逐渐减小到0,ωt=π/2结束;
ωt>π/2,u(t)曲线斜率、电压变化率为负值,电流为负值,电容对电源放电,放电电流从0后逐渐增大到最大。开始时曲线斜率绝对值小,然后逐渐增大,ωt=π斜率绝对值最大,放电结束;
然后ωt>π,u(t)曲线斜率、电压变化率仍为负值,电流为负值,电源对电容反向充电,反向充电电流从最大逐渐减小到0。开始时曲线斜率绝对值最大,然后逐渐减小,ωt=3π/2,斜率绝对值为0,反向充电结束;
ωt>3π/2,u(t)曲线斜率、电压变化率为正值,电流为正值,电容反向放电,反向放电电流从0逐渐增大到最大。开始时曲线斜率为0,然后逐渐增大,ωt=2π斜率最大,反向放电结束;
以此循环往复。
因此,我们得到图3蓝色波形,流过电容器的电流波形,超前电压波形90 °(π/2),就是说,以正峰值为例,t=0,电流到达正峰值,过了1/4周期,电压到达正峰值。对于电容的电压电流波形,相同特征点出现的时间都相差1/4周期,且电流在前,电压在后。
交流电路中电容充放电,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字“无功补偿怎样通俗易懂的理解”。
图3 纯电容的电流超前电压90°(π/2)
电容的电压电流,同样可以使用向量图表示,如图4a,实际的电容器可以看成是一个电阻与一个纯电容串联,如图4b所示,且电阻电压与电流同相位,电容总电压滞后电流<π/2,如图4c所示。
关于向量,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字“相电压与线电压,这样理解更容易”。
图4 电容的电压电流相位关系
最后总结一下,电容的电压电流相位关系,要看电压变化率,它越大,电容电流就越大。电容电压电流波形有90度相位差,就是因为这两个波形出现相同特征值(如正峰值)的时间,差了1/4周期,且电流在前,电压在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