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Wifi-IOT开发板学习之MacOS搭建编译环境(一)

阅读量0
0
0


  前言:鸿蒙设备的开发环境包括两部分,编译环境和设备烧入环境。编译环境需要在Linux环境下编译,所以在Mac上搭建,那么就需要用到docker,docker是一个虚拟容器技术,可以模拟出一个Linux环境。代码开发并且编译后,会生成二进制(.bin)文件,然后需要烧入到开发板里面,而烧入工具是exe文件。接下来,讲下源码编译到系统烧入的流程。  
  首先,下载docker客户端,并且安装,安装后会启动docker。
docker截图.png
  然后,在命令行执行:
docker run -it --name hm_build -v "$(pwd)/code:/mnt" walker2048/hm_build:slim_iot
其中,hm_build是自己docker容器的名字,walker2048/hm_build:slim_iot 是已经做好传到了服务器的容器,
然后会去docker服务器上下载该容器,下载完成后,进入容器,按照提示执行命令。
启动docker容器后.png
我的开发板是HiSpark,所以选择setupEnv wifiiot,然后会下载工具包,准备鸿蒙开发和编译环境,下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在docker输入命令:cd /mnt,这个目录是鸿蒙源码所在位置,然后执行编译命令,
python build.py wifiiot ,执行后,编译成功如下:
编译成功.png
编译成功后,会在out目录下生成编译后二进制文件,标志红色的就是我们要刷入的文件:
编译后产物.png
接下来,就是把系统刷入到开发版了,在Mac需要CrossOver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安装exe程序),然后在CrossOver安装HiBurn工具,然后刷入源码。
最后,总结一下鸿蒙开发板在Mac下的编译环境搭建步骤
1.安装docker客户端
2.拉取源码编译镜像,比如walker2048/hm_build:slim_iot,这个镜像也可以自己制作
3.根据自己的开发版初始化对应环境
4.开始执行编译命令
5.把编译产物拉取到自己的主机(Mac)上,也可以是别的电脑(Windows)
6.安装烧录工具
7.把编译二进制文件烧入到开发版

回帖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侵权投诉
链接复制成功,分享给好友